第142部分(第3/4 頁)
看在眼裡,現在地處官道的拐角處,地形比剛才相對是開拓多了,一旦越過了拐角處,那地勢才能讓部隊全面展開。為了穩妥起見,又調集了五百持弩兵在後面充當預備役。
而從望遠鏡裡能看到孫承宗那邊的淨軍。正在木然的呆在原地,如同等待上帝審判一下。但在第二輪阻擊弩shè擊後,那些淨軍們顯然注意到了這邊的情形,從吃驚、高興到極度的興奮,大聲的歡呼著什麼。
溫布楚琥爾見此情景真的驚恐起來,什麼東西,竟然能打這麼遠?威力如此之大?是床弩嗎?那不是宋朝時的事情嗎?史書上倒有潘美用這東西對付象兵的記載。但明朝根本就不再使用了。有那功夫都改成火炮了。怎麼還有這東西的存在?看著這兩天集中了數萬百姓和幾萬蒙古騎兵才製作而成的回回炮就這樣毀之一旦,成為了一堆廢物,溫布楚琥爾的心基本上沉入了谷底,剛才的意氣風發早已消失怠盡。
“回回炮能打到他們那裡嗎?”好象抓住了什麼似的,溫布楚琥爾焦急的問投石手。
“大人,不能。太遠了,如果投的話,只能打到自己人。”投石手本來是歸化城的城守,因為玩過投石機,所以被徵用了過來。這時見統帥過問,認真的回答著。
“那。這可如何是好?”溫布楚琥爾現在也陷入了孫承宗一樣的絕境,不過比孫承宗要強的多,最起碼,他們想走,誰也追不上。
就這樣,慢慢的阻擊弩把八部回回炮全部摧毀了,而在阻擊弩的攻擊之下,回回炮最後的攻擊除了兩枚石炮命中外,也基本上算是無疾而終了,從誕生到結束了,其生命何其短暫。
見到了回回炮被毀,孫承宗所帶的淨軍和旁邊的百姓們沸騰了,那樣‘審判大家生命’的機器,終於被毀了,他們再也無須擔心有什麼生命威脅了。這種從緊張恐懼到高興激動的心情轉變是何其之快。
孫承宗此時卻讓淨軍們整隊,再次由百姓們幫忙搬著豎盾,直衝壕溝。沿壕溝一線準備架板,從而透過。而此時的蒙古軍當然的按照既定戰略,再次故技重施,以大盾阻擋。更有後面的蒙古軍用拋shè的方法,對淨軍身後的百姓進行殺戮。
立即就有百姓,不斷的中箭倒地。淨軍們此時方想起,雖然回回炮的威脅沒有了,但大盾的破解之法,仍然沒有找到,只能隔著這一道鴻溝猶如天塹一般,把自己封閉起來,無所作為。
朱由校一直在關心著孫承宗這邊的情形,此時的局勢,倒是看了個滿眼。看著淨軍在那裡空有神兵利器,但被蒙古軍那些破木頭靠的爛盾給整的無計可施,心中不由的好笑。而眼前,的蒙古軍所持的大盾,被一個一個的破壞掉了。按著這邊的速度,相信很快就能進入shè程,展開對shè了。而三部阻擊弩破壞大盾的速度應該勉強能配合的上淨軍進攻的速度了。於是調了兩部阻擊弩,專門對著壕溝那邊蒙古軍所持的大盾開始破壞。
這邊持弩淨軍緩緩的向著蒙古軍開進,而後面的戰車也‘與時俱進’的跟進著。造成了一股山雨yù來風滿樓的強烈壓迫感。再遠的路都有走完的時候,終於,持弩淨軍和蒙古軍之間的距離已經到了shè程範圍,持弩淨軍停了下來,認真的用瞄準鏡搜尋著自己的目標,最緊張的時刻到了。
當一支巨弩掀翻了一面大盾後,露出了後面驚恐萬狀的蒙古軍,雖然他們的危機預感相當強烈,但這預感並不能免除他們的死刑宣判,基本上第個露面的蒙古人都是身中十幾弩箭,沒有任何的例外。
而隨之而來的另一支巨弩,一下把大盾撞的四分五裂,這次蒙古人有了前車之鑑,旁邊的兩個,幾乎同時一個‘側空翻’跑到了左右兩邊的大盾之後,而可憐中間的那們仁兄,可悲催了。落了一個羅成馬踏小商河的下場。
如此的點名shè擊是輕鬆愉快寫意的,絕對是淨軍們喜聞樂見的業餘愛好,雖然慢了一點,但卻勝在箭箭到肉,如同比賽遊戲一般,手快有、手慢無。這樣的遊戲可不是一般情況能玩到的,特別是對於宦官這些業餘生活比較乏味的人來說,更是難得一見的利國利民的遊戲運動。
但蒙古人卻受不了這種虐待,但為一直自稱天之驕子的他們,更是難以忍受如此的被虐殺,這不僅是對他們生命的淡漠,更是對他們的汙辱。當然如果僅僅是汙辱而不要命的話,相信這些蒙古人此時是願意接受的。
面對淨軍不斷的蠶食,大盾一面面的減少,最後蒙古軍的屏障將徹底消失,與其坐以待斃,莫若起而搏之,這就是這隻蒙古萬人隊將領的最終心態,無論誰領軍,都不願被人這樣欺負的。蒙古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