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2/4 頁)
雖然沒結過婚,但聽說離婚率已經到了三分之一的程度,就是說三對人結婚有一對離的。而‘買賣不成情義在,’夫妻做不成,完全可以做個朋友,趕上飯點了吃頓飯再正常不過了。
但這話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老魏暗叫不好,而張嫣那小心肝也是一個勁不爭氣的跳著。
魏忠賢走後,朱由校才走了過來挑個沙發坐下,問張嫣此來所為何事。
張嫣這才開啟話匣子,把謠言四起的事說了出來。
朱由校一聽還挺奇怪,這什麼招數,來了一段說唱歌謠。說實話這歌謠寫的真是一般一般再一般了,既不合轍壓韻,更沒有抑揚頓挫之感,文字也是如此的粗製濫造,不堪入耳。但意思表達的倒是清楚,一是說張嫣和朱由檢的私情,二是談及了客印月,三是提及了福王母子,四是談宮變,五是說天災示jǐng,六是說遍地亂民。
一聽就知道是有心人在操作此事,而且人數不少,能把這事操作的如此到位,這又是小孩子的童謠,又是貼傳單的,能量不小。所指的物件也相當的明確,就是自己的皇位。以前在處置客印月的時候,就已經思及這方面的事情。不料,該來的還是來了。
搞這樣事的人,無所謂就是幾方面的人,閉著眼朱由校也能猜測出來,一是福王餘黨,二是東林黨,三是其他的王爺為了爭皇位的(這也不是不可能,有了信王、福王的開端,一切都有可能,只是這個可能比較低而已。)四是外圍的蒙古或者建奴勢力。蒙古那幫人倒不一定會這樣幹,主要是沒那個腦子。而建奴那邊倒是有這樣的例項。
到底是誰朱由校就不好說了,但此來勁頭不小。
“你那邊有什麼影響嗎?要不到哪個行宮避避風頭?”思慮了一會,朱由校對張嫣問道。這樣的事用腳後跟都能想到,一個被休的女人,現在再遭這樣的謠言,承擔的壓力肯定山大。
“草民謝謝皇上關心,草民是犯罪之人罪孽深重,雖萬死亦不足惜,然如此帶累皇上,草民心有不甘。”張嫣聽了朱由校如此暖心窩的話,那控制的眼淚再也忍不住了,噴薄而出。
“此事不關你事,是有人在操作,針對朕的,只不過是一個掃堂腿,帶累與你而已。待朕下旨到太康伯家中,如有亂言者,以汙衊皇家談處,你那邊自然就會沒事的。”
“皇上,萬萬不可,草民死不足惜,但如此所為,肯定會授人於柄,說皇上yù蓋彌彰。皇上怎能為了草民這個已休之妻,如此大幹戈再次給造謠惑眾者一個再次中傷皇上的機會呢?”張嫣來是想解決事情的,不是來添麻煩的。
“嫣兒,謠言止於智者更止於公開,此事、、、、、、”朱由校聽了張嫣的話,看著她那真誠的表情,說實話挺感動,此女的確能設身處地為他人做想,就象她傻傻的為了國家,能把自己的丈夫出賣一樣,雖然做法上著實蠢不可及,但品格上卻顯得稍稍有些高貴,只是有些弱智罷了,正想接著說些什麼的時候,卻被人打斷了。
“皇上,午膳準備好了,另外遼東的滿桂和趙率教求見。”魏忠賢此時回來了,並把兩位遼東將領來的訊息告之。這不是他的大膽,而是朱由校要求的,無論何時,只要他們來了,就快速回稟,必定出現在即,耽誤不得。
“哦,那請他們一起午膳吧,另外去太康伯府下個旨,任何人敢因謠言之事譭譽張嫣,視為汙衊朕,將會嚴罰,再把田爾耕和王朝輔叫來。”朱由校對著魏忠賢說。
對於滿桂和趙率教這樣的忠義之仕還是早些找到手裡的好,吃頓飯也算是增加感情了,更因時間不等人,明天早上就得出發了,得讓他們快速進入角色才是。
而叫田爾耕和王朝輔兩人,顯然是針對謠言之事的。
“皇上,草民是否需要回避?”張嫣挺尷尬的問,如果只留自己進膳,這個是皇上仁慈,不忘舊情,兩人吃個飯那是皇上的恩寵。倒也沒有什麼。但陪同皇上召見外臣,商量軍國大事,自己如此插一槓子,象皇上女人一樣,搞皇后外交?這算什麼事?屁股決定腦袋,在其位謀其政,自己不是皇后了,再如此行事,自己都定位不準了。
“無妨,是朕招來明日隨軍出征的將軍,嫣兒一起就是。倒是剛才所說之事,嫣兒無須放在心上,朕自有道理。”
“皇上打算如何處置?”
“輿論壓制,以一種宣傳手段對抗就是,這樣的事沒別的好辦法,單純的鎮壓顯然不是好法,但朕有一種新奇的玩意,可以不斷的重複一段話,只要讓京城的百姓知道,這些謠言是別有用心之人,為了顛覆大明朝的統治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