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部分(第3/4 頁)
大的驚喜。現在的汽油彈可是加重的,可不象以前炸不死人,只能傷人的東西了。如果在半丈範圍內,真的可能一下炸死。如此完全可以彌補一下無法拋射的不足。這就是此次朱由校最大的依仗。
朱由校把以上五個理由一說,眾人也都不由的點點頭,特別是想到蒙古人有可能從歸化城撤離,保留住主力,這是最讓人受不了的做法,那就意味著皇上此次蒙古之徵要漫漫無期了。因為補給太成問題了,這是任何朝代北征草原都要面臨的問題。而最有利的就是那五百阻擊弩了,根本就是無堅不摧的東西,遇到了只能是有多遠躲多遠,難挫其鋒。這樣基本調子就定下了,路線也就是這條大峽谷了。接著就是細節問題了。
地圖之上和斥候的偵查顯示,在這個大峽谷的中段,有一個叫做太陽坡的地方,地勢最為險要,西邊的芒牛山到了這裡往前伸了過來,讓峽谷的寬度立刻從十里縮減到了不足一里,兩邊俱是斜坡,易守難攻,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未完待續。。)
第349章出兵峽谷
這裡極有可能是蒙古人設伏之地。而後面二里地的‘溝區’也是溝渠遍佈,僅三條能透過的都是峽谷最為狹窄的溝,分別是巴旦溝、九具牛溝和九廠溝。這三個溝和一個太陽坡具是蒙古人單個或者複合設埋伏的地點。
這個課題很沉重,大家談的也挺慎重,這可不是小事,都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是明知道敵人挖好了坑,故意往下跳啊。這是皇上親征,無論什麼決定做出來,無論勝敗,罔顧皇上安危這個名分就算是擔上了。所以歷來的親征大戰,都讓大將們把的有所顧忌,深不得淺不得。所以在坐的各位誰都不敢吭聲,曹變蛟倒是想說話呢,但被他叔叔使了一個眼色,沒敢說。
“皇上,微臣斗膽,想請皇上留守谷口,由我等將士前往,如何?”何可綱越想越不是個味,帶著個皇上去險地,的確是施展不開啊。
“何愛卿的心意,朕心領了,但無論是哪朝哪代,馬上皇帝總比待上皇宮裡不知世間兇險的宅宮皇帝英明的多,為什麼呢?那就是馬上皇帝經歷的多,懂的也多,而才能和膽識也隨之增長,統御臣子也是進退有據,種種好處也是不言自明的。朕就是要做一位馬上皇帝,所以親征草原,歷練自己,爾後還將親征遼東,收復大明失地。若連這個不算危險的危險都畏首畏尾,留在後方,讓朕如何歷練?所以此事休議,還是從實戰出發。查缺補漏,制訂一下萬無一失的戰策為上,眾愛卿也全部都放開一些,朕相信朕的愛卿朕的軍隊可以打敗一切的敵人,而不是在這裡守著自己的皇上。大家開始獻策吧。”
朱由校這話說完了,眾愛卿還是沒法放開,既然沒不說話,那朱由校就自己說,把兵力安排、應急措施等一一的說了一邊,再說大家補充。這下大家慢慢的也放開了。與其在這裡擔驚害怕,倒不如把戰術弄詳盡了。於是也都提出了一些建議。比如說什麼蒙古分兵襲後方、火攻問題、谷中戰車行走問題等等。倒是真的提了許多有用的問題。
散會以後,閆應元沒顧得上休息,直接的到了前邊三里外的峽谷谷口。谷口相當的寬。如同一個喇叭筒一般。不住的由寬向窄收縮。東面和西面兩處,均是緩緩的山勢,相當利於騎兵的突襲。一共就五千個人。十里的寬度,倒是正好能排開了,但問題在於那只是對付一面敵人,而戰鬥一旦打響,自己要對付的就不是一面的敵人了,有可能是三面甚至是四面敵人。
如果單純的守住了谷口,敵人仍然可以從兩面衝進谷中,那這個守住谷口,就徹底的失去了把守門路的意義。就象笑話裡所說的讓人看住家門,結果這個人把門背在身上出去玩了,而把家扔了一樣。
於是,趕緊的把皇上請了過來實際察看。這樣的事情單純的說是不好說明白的。相反一看這大開大合的場地就不言自明瞭。
朱由校來到谷口一看,十里多長的谷口,哪裡還有口存在啊,在地圖上一眼看的明明白白,但這裡卻是一眼望不到頭的感覺。五千人也已經不少了,但如果一字排開了,一米一個,戰鬥力倒是可以,但也就是隻能擋住一面了。
看完了地形,與從谷裡趕回的閆應元開始商量。如此廣闊的谷口,根本不是敵人能夠控制的住的。所以以千人為單位,以三角形應之,谷口最中間設一個千人隊,而後左右兩邊向谷內以直角度分散,最後止於兩山之邊。若敵人在此隊之前,則守,若在之後,則準備堵住圍攻。響箭為號,守谷之兵宜可支援前線,前線之兵宜可回師出谷。
按著這樣的佈置和戰策,閆應元積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