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第1/4 頁)
“滿愛卿,目前你是快速反應隊的統領,這個擔子不輕,這支隊伍的紀律性太差,作戰能力也不行,”朱由校說到這裡,發現坐在一旁的滿桂有點不服氣的想辯解什麼,但最後還是頹然的把頭耷拉下來,的確,滿桂聽了這話是不服氣,但仔細一想,這紀律和戰鬥力,在皇上的眼裡也的確是差,想想淨軍那佇列站的,執行命令那種乾脆利落勁,該衝的時候,沒有一個拖後腿的,那股子狠勁,心裡就不得不認輸,戰鬥力就不能再想再談了。
“這些都是下一步訓練的重點,朕要打造的是真正的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部隊,而不是要紀律性差、打仗怕死,遇事先逃的部隊。鋼鐵般的意志、嚴明的紀律、過硬的作戰技能是一支軍隊所必須具有的,如果做不到令行禁止,朕會放棄這支部隊,所以等處理完俘虜之後,愛卿就開始在這岱海的地面上,每天從早到晚花最大的力氣給朕訓練快速反應隊,有使jiān耍滑者,該懲的懲,該罰的罰,屢不悔改者,清除出去。一人如此清一人,十人則清十人,如果整個隊伍都如此,那也不要手弱,一個不留!明白嗎?”。朱由校現在也不是飢不擇食的時候了,二萬五千人的部隊,如果能jīng減到五千jīng兵,他就偷笑了。
聽到了皇上如此嚴肅的口氣,這是滿桂第一次遇到,可見皇上對訓練的重視,滿桂腦子雖然有時候只有一根筋在運動,但也知道了問題的嚴重性。每天由早到晚的訓練?這人能受得了嗎?本來話到嘴邊,滿桂楞是沒敢問,前一段時間的大練兵,他也是經歷過的,可不就是一天到晚的訓練來著。哪裡象遼東這些全國的jīng兵,五天才一訓呢,就那樣,能堅持訓練的也是有限。現在聽皇上的意思,這個訓練還得堅持下去,連清除出去都說出來了。可見皇上的態度是多麼的堅決,練兵靠的是什麼,是人和錢,有了這些才能專心的訓練,現在吃住用糧餉什麼的,皇上都不缺一樣不少,再不好好的訓練,那就是人的問題了,滿桂急忙也重視起來。
“皇上,臣一定狠狠的訓練,爭取為皇上訓練出大明的鐵軍出來!”機遇就是這樣,有危機才有機會,從清除兩字可以看出皇上是寧缺勿濫的思想,清除光了都不感到任何的可惜,這對快速反應隊來說的確是一次危機。但同樣也是機會,鳳凰涅槃一樣,在訓練中重生。
“嗯,玉不琢不成器,這軍隊沒有訓練只能是一盤散沙,愛卿也看到淨軍屢建奇功,錦衣衛也在遼東創下了大捷,這非但有神弩的功勞,更有訓練的辛苦成果在裡面。把這個思想給下邊的人說說,大好男兒,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yù成就一番事業,首先要對自己狠起來,如果再象以前那樣懶散,朕只能放棄他或者他們。切記切記。”朱由校語重心長苦口婆心的說著,就差沒說什麼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等等教育語言了,搞的滿桂是連連稱是。
京城,皇宮,魏忠賢再次得到了報捷的資訊,力敵二十餘萬蒙古騎兵,蒙古大敗,斬敵二千,擒獲二萬餘俘虜,得戰馬三萬匹,牛羊不計。捷報很簡單,就這麼一句話,但裡面的意義卻相當的重大。魏忠賢急忙請來了張瑞圖、孫承宗等眾閣老,看的孫承宗是歎為觀止。真想飛到皇上的身邊問問,這仗到底是怎麼打的,怎麼能收穫如此之大,看來自己不服老是不成了,但想想單單一個老字又沒辦說明問題,袁可立和自己可是一般大的。
而其他的大員們,則一個個不知道應該如何表達心情,今年雖然災害不斷、紛亂四起,但也是天啟朝以來,大捷最多的一年,讓人心氣大提。沒別的,貼出喜報,慶祝吧,這北京城的大街小巷,現在慶祝右屯大捷的風還沒過呢,又該慶岱海大捷了。
於是兵部忙著發塘報給各地,在前門處也張貼了喜報。現在的前門可是每天都有人圍觀的地方,不僅僅有效忠書公告之類的,重要的是皇上在那邊種了兩個大活人。如果不是寧完我死的快,沒救過來,估計那就是三個了。
兩個大玻璃缸裡,滿是藥香的溶液,一個建奴的屠夫,一個漢人的敗類,用繩子捆綁住了手腳,單單的把頭露在外面,嘴裡的牙全部打碎了,就這樣天天種在了缸裡,供京城的人隨意參觀,可以罵可以吐,但不能打,否則打死了,就沒得看了。這是讓大家看看,建奴並不可怕,甚至是一個旗的旗主也可以讓大明的百姓隨便的侮辱、漫罵。而漢jiān才是大明最大的敵人,沒有他們充當內鬼,帶路、偷城,哪裡有建奴屠殺漢人的恥辱?這大明漢jiān第一人,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這就是漢jiān的下場!
而缸裡的兩人,那身心所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