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呢!
馮玉姜麻利地燒好了一大鍋水,旁邊大丫還在擀長生面。馮玉姜順手摸了個小木凳,坐下來看著她擀麵。
這長生面,又叫“過路面”,是當地結婚必須有的風俗,麵條要新媳婦在頭天晚上親手擀好,切得寬寬長長的,拿紅紙條裹上,配著兩個龍鳳碗、兩雙紅筷子,還有兩個雞蛋,兩棵小蔥,一併放在簸籮裡,到婆家新娘子一進門,便有新郎的弟弟或族弟端了去廚房,請兒女雙全、父母健在的“全福人”給煮了,端去給新郎新娘一起吃。
不過這面只是放在開水裡稍稍打個滾,雞蛋、小蔥都是下鍋就出來,說穿了就是一碗生的面。
新郎新娘對坐吃麵,周圍看熱鬧的親友便會起鬨地問:“生不生?”新娘恐怕早已羞紅了臉,新郎則會應一聲:“生。”眾人再追問:“生幾個?”新郎也就紅了臉溜出去了,留下滿屋子笑鬧的親友。
馮玉姜目光落在大丫轉動的擀麵杖上,漸漸出神了。她還在想,是不是再眨幾下眼,夢就醒了,她仍舊氣若游絲地躺在病床上?
“媽,你去歇會兒吧,累都累垮了。”大丫看著她說。
“傻閨女,媽今晚哪裡還有覺睡?你先洗頭、洗澡,媽去給你裝箱子。”馮玉姜起身走出鍋屋,扶著門框頓了頓,忍不住轉過頭去看。大丫專心擀麵,只看得到烏黑的頭髮,兩條大辮子幾乎垂到面案上,晃呀晃的。
大丫擀好了麵條,託在手上,拿到西屋來。她默不吭聲地剪了一段紅紙條,仔細把麵條攔腰裹上,擺在簸籮裡,便又轉身出去。等她擦著溼漉漉的頭髮回來,馮玉姜已經把箱子裝好了。
“大丫,你過來看著。那三屜桌的抽屜裡,每個都有兩盒粿子,這兩包糖疙瘩,也鎖在抽屜裡,明天晚上拿出一包來打發鬧房的。其他粿子都擱在這兩口木箱裡。那兩包白糖,給你放在箱子角落了,過門第二天早晨給你公婆端茶,記得拿出來用上。”
大丫“嗯”了一聲,依舊專心擦拭頭髮,眉眼都沒抬。馮玉姜頓了頓,沒再說話。她拿了洗腳盆,去鍋屋看了下,鍋裡果然還剩幾瓢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