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第3/4 頁)
“不過是兩千人,竟然將京城攪和的天翻地覆,朕實在不知平時你們向朕說,京城固若金湯從何而來?整個京城都快被李冥銳衝散了!”
“臣等知罪!”
呼啦啦的跪倒了一片,上至首輔內閣,下到靠近金殿門邊的官吏,他們齊齊的向皇上請罪,承受著皇上的怒罵和怒火,誰都曉得這次的事情必然會導致一群人丟官
很多人將怨恨惱怒的目光投向跪在金鑾殿中間的李冥銳,不是他領人衝擊京城,他們怎會被皇上怒罵?
御史中有人趁著皇上歇口氣的機會,跑到了金鑾殿中間,跪在李冥銳身邊,揚聲道:“陛下,臣彈劾燕國公世子!“
皇帝問道:“他襲擊京城是朕默許的,你彈劾他什麼?”
“皇上,臣熟讀史書,忘不掉烽火戲諸侯之事兒。”
“你的意思是說朕為亡國之君?”
“臣不敢。”御史磕頭道:“臣認為是燕國公世子公報私仇,意圖迷惑陛下。不嚴懲燕國公世子不足以平民憤,他突入京城造成京城多大的損失?若不是燕國公世子向陛下提此禍國殃民的毒策,陛下怎會一時不差輕信了燕國公世子?百姓為此事議論紛紛,臣請陛下三思,防民之口,勝於防川。”
“臣附議,臣附議。”
見有人彈劾燕國公世子,也有二十多位官吏站出來附議。
雖然他們的官職不高,但他們合在一處,還是很有氣勢的,一時之間金殿滿是對李冥銳妄為的斥責!
朝廷大員跪伏在金殿上,悄悄打量著皇帝,揣測皇帝的打算。
從今日看神機營已經成軍,雖然有人放水,但僅僅憑著兩三千人就將京城弄成了一鍋粥,直接攻入了九門,除了京城守備鬆懈外,神機營的勇猛超乎很多人的預料。
皇上能忍耐京城京郊駐紮著頹廢的神機營,但勇猛鋒芒畢露的神機營只怕皇上也會忌憚。
可因為祖訓,皇上應該不會輕易的調動神機營,還有便是燕國公世子能文能武。將他留在京城,實在是有點浪費他的才幹。
國泰民安時,刀戈入庫,馬放南山,可如今大唐帝國雖然強盛,然一南一北都有戰亂髮生的可能,朝廷上武將青黃不接,庸才多於英才,只要皇上信任燕國公世子,他崛起之勢誰都阻擋不住。
如今唯一的問題是皇上可相信燕國公世子?
皇上打算怎能對待燕國公世子夫人?
總不會用燕國公世子在外打天下。皇帝在京城偷了燕國公世子夫人不對。世子夫人也是個不好惹的,即便皇上想弄上手,只怕也不容易。
況且後宮妃嬪隨皇上寵愛,世子夫人又不是絕色。皇上也許只是對她特別關愛一點?
朝臣們腦筋有點打結。燕國公世子藉此報復早在他們預料之中。然皇帝對世子夫妻的態度,讓朝野上下的老狐狸犯了難
等到第一波彈劾漸漸停歇後,李冥銳申辯道:“烽火戲諸侯是亡國之舉。然臣今日的舉措乃是興國安國之策,是想若不是臣手下留情,諸位可還有性命在?”
李冥銳侃侃而談,“一切的紛亂只為了讓京城的守備更完善,更警覺,五城兵馬司的掌印都督皆不合格,臣能適可而止,並未傷到幾位大人,可真有敵人入侵,你們拿什麼抵擋?只是跟在敵人屁股後面轉麼?”
“臣不過是奉皇上的命令勉強一試,竟然試出了掌印都督操練士兵鬆懈,指揮一盤亂,且各自為政,不懂配合設網皇上,他們被臣擊敗,實在是因為他們往日無心政事,得過且過!”
李冥銳看了一眼彈劾自己的御史們,“諸位言官若是往日將注意力放在朝廷庸臣身上,也沒有今日的事了。只有在意外的狀況下才能看出誰盡忠職守,誰閒散怠慢。烽火戲諸侯,是亡國君為博美人一笑,皇上下令我突襲京城,是為了給諸位大臣敲響警鐘,我以為兩者不可混淆。“
”況且京郊的兵營唯皇上命令是從,大唐沒有擁兵自重的諸侯,只有臣服忠誠的臣子!“
“你們若是連這點都想不明白,還不如回家多看幾本書!”
皇帝勾起了嘴角,“不愧是朕欽點的狀元郎,嘴皮子很利索。”
“臣不敢”
李冥銳躬身請罪,“臣今日為確保真實,著實傷了一些百姓,臣甘願受陛下責罰,只要大唐都城固若金湯,皇上怎麼罰臣,臣都毫無怨言。”
真是個會說話的人!
重臣紛紛在心底灑然一笑,皇上即便曉得李冥銳有私心,可李冥銳掃蕩的民居多是無賴混混聚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