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3/4 頁)
“說您懂事了,有同情心了。”
“王爺,和那位杜訟師關係很好?”
桂王替錢嬤嬤拂開發頂的雪,敷衍地道:“知道了,知道了,您快回去我要回家去了。”
說著就走了。
錢嬤嬤回去,太后看著她問道:“那小子回去了?沒問出什麼來?”
“王爺精明,知道奴婢有話問他,他三兩句就將奴婢打發了。”錢嬤嬤道。
太后看向趙煜道:“你猜的沒錯了。依這小子的個性,對抓了他兩次還不給他好臉色的人,他還能嬉皮笑臉和對方來往,可見是不同的。”
“我看,那杜九言為人不錯。是個訟師,人品很正。小子和她走動,倒是好事。”
“還要再查一查,這杜九言是哪裡人,家裡有沒有兄弟姐妹。”皇后低聲道:“如果有個妹妹……也好叫小叔開個竅。”
太后眼睛一亮,和皇后道:“你說的對。不如趁著這次嘉賞,將人招宮裡來,哀家見見。”
“交什麼朋友,變什麼人。要是他能把那小子帶好點,哀家還要給她賞!”太后笑著道。
皇后自己有個弟弟,早年被幾個紈絝帶的吃喝玩樂,不學無術,後來家裡不讓他出去,他漸漸的又認識了幾個讀書人,現在一心發奮讀書,又穩重又上進。
“聖上,您讓人打聽一下。”皇后道。
趙煜失笑,“我們三個人操碎了心,那正主卻一點不知道,成天吊兒郎當騙吃騙喝。”想了想,道:“不用打聽,把郭庭喊來就行了。”
一會兒,郭庭隔著屏風參拜,趙煜就問道:“馬玉娘是郭夫人的姊妹,所以你當時才和桂王一唱一和,讓朕寬限是吧。”
“是!”馬玉孃的案子已經定了,聖上的語氣也沒有不高興,所以郭庭老實回道:“這件事,微臣還要多謝王爺幫忙。”
趙煜頷首,問道:“他和邵陽杜九言很熟?”
“雖然兩個人打打鬧鬧,但是微臣覺得,兩個人關係很不錯。”郭庭回憶兩次見面,雖然都是桂王吃虧,但是桂王也沒有多生氣,“這一次,王爺扮作劉縣令,和杜九言聯手破了一樁大案。現在劉縣令在邵陽很受擁戴呢。”
“倒真做了一回正經事。”太后笑道。
皇后嘆氣,“可不是用自己的名頭。”
一家三口笑了起來,太后問道:“郭庭,那杜九言家裡是個什麼情況。”
“她祖籍鎮遠的,但家裡沒有人了。現在身邊帶著一個四歲的兒子,父子兩人走南闖北落戶在邵陽。”郭庭道:“現在和她做一家人的,除了他們父子,還有一個跛子的捕快,一個讀書人,兩個十來歲的孩子。當時都是乞丐,跟著她進城的。現在大家住在一起,很是溫暖。”
郭庭將她知道的,杜九言的事都說了一遍。
“聽著就是個很穩重的,心也好。不虧是訟師。”太后和郭庭道:“正好,她這兩日住你家附近,你回去告訴她,讓她年初一到宮裡來,哀家要見見這位一戰成名天下知的訟師。”
“郭庭代杜九言先謝聖上、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隆恩。”郭庭拱手退下去,皇后忽然開口道:“她不是有個孩子嗎,把孩子一起帶著,本宮想看看,自小跟著父親走南闖北的孩子,是不是很不同。”
“是!”郭庭退下出了宮。
------題外話------
嗯,太后娘娘說要見杜九言……
第210章 迎接新年(三)
馬玉娘案的卷宗,被燕京訟行拿到了。
在學子和中間傳閱。
學堂裡一片沸騰之聲,有人道:“這種案子,就是褻瀆律法,劍走偏鋒的典型。”
“肯定是聖上想要赦免,所以才有這個結果,否則,就算是三司會審也不敢這麼判定。”
“我倒不這麼認為。律法是人的行為底線,但是寬恕和情感才是人的根本。這個案子很好的將律法和情感融合在一起。絕對稱得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絕對會成為流傳百世的典型。”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觀點不同,倒也沒有吵架。
桌案前,書院的鄭秋和先生含笑看著眾人,摸了摸長髯,含笑道:“但凡經典,必有爭議。此案確實會成為流傳百世的案件。”
“這位訟師,有機會你們也認識一下。都是同行,交流學習一下經驗。她雖年紀小入行時間短,但卻是個極有天賦又聰明努力的訟師。”
大家都不說話了,認真聽先生講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