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第3/4 頁)
到聖上手裡來了。”
“這件事不容易。”太后頷首,道:“他能想到做一件實事,確實是長進了。”
錢嬤嬤也點頭,正要說話,龔大姑姑進來回稟道:“娘娘,聖上來了。”
“估計是為了桂王了。”太后提起一句又皺眉,“你說說,這叫什麼封號。哪有人自己給自己弄個這樣的封號。”
錢嬤嬤笑著,道:“事已成定局了,您就別嫌棄了。”
太后去了外面,趙煜已經在了,將摺子遞給她,“母后您看看,寶慶來的奏疏。”
太后和錢嬤嬤對視一眼,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她接過奏疏越看越笑容越大,和趙煜道:“這奏疏寫的好,所以肯定不是他寫的。”
“反正是學好了。”趙煜失笑,“當初纏著朕非要去當縣令,還說體察民情,又保證一年之期。朕這才答應了,沒想到他還真的能做點事。”
“那案子辦的也不錯,快準穩。和杜九言配合的相當好。”
“母后說的對,人要有好伴,這樣才能有長進和進步。你看他和杜九言在一起才幾個月,就舊貌換新顏了。”趙煜道。
他答應桂王,純粹是被磨的沒法子。又聽了安國公的勸,說他去邵陽當縣令總比去廣西扯旗造反的好。
現在還真的是,這麼快就有長進了,還知道雨季前收拾水利。
“不過,這錢要的也太多了,朝中那幫人不會給的。”太后道。
趙煜點頭,“一個邵陽,給不了這麼多錢。但地方各府縣要錢,都是這樣,獅子大開口以後,再來來回回講價,最後打了個一折就行了。”
“四十萬兩,還行吧。”太后頷首道:“他難得想做點事,你別打擊他的熱情。”
趙煜應是,“母后,您要不給杜九言去封信,暗中問問她?”
“也好,哀家正好也要給小蘿蔔去信。”太后說著就來了興致,讓錢嬤嬤研磨。
信寫了一半,太后道:“哀家都十幾年沒出宮門了,寫著寫著,也好想去外頭看看啊。”又道:“你是不是也沒出去過?”
“今年上元節,奴婢不是去城隍廟了嗎。”錢嬤嬤含笑道:“不過,奴婢這輩子沒出過京城,也不知道外頭是什麼樣子。”
太后也很遺憾,“我還是小時候,約莫七八歲的時候,跟著父親去過一次保定。那次你沒去?”
“沒有呢,奴婢好像是爬樹摔著腿了,在床上躺了三個月。”錢嬤嬤道。
太后想起來了,哈哈笑了,“摘石榴對吧?你嘴饞,非要吃。”
“哪有啊娘娘,是您想吃。而且也不是石榴,是柿子!”錢嬤嬤道:“那棵樹不是在您進宮的時候砍了嗎,柿子樹啊。”
太后愣了一下,點頭道:“哀家想起來了,還為此哭了一場,說不要進宮呢。”
“當時鬧著說鳳梧宮裡有鬼,先皇后,不對,先太后娘娘的魂在鳳梧宮裡走動,您就不肯住進鳳梧宮,一進來就住在坤寧宮裡不肯走。”錢嬤嬤想到以前的事,只覺得恍若隔世。
“時間過的真快啊,一眨眼的功夫,聖上和王爺都這麼大了。”
太后點頭,又苦著臉,“可哀家就一個孫子,你說氣人不氣人!”
“娘娘,您怎麼說著說著又回來了。”錢嬤嬤失笑,“您別光送信,給小蘿蔔一點賞賜吧。上回來的時候王爺不是說小蘿蔔愛錢的嗎,您就給錢得了,別的都不用。”
太后點頭,“賞他……五千兩。這錢夠他開心一陣子了吧?”
“肯定能。”錢嬤嬤道。
趙煜告辭出來,薛按迎過來,笑著道:“聖上,太后娘娘是不是很高興?”
“嗯。”趙煜也忍不住笑了起來,“這麼看來,讓他去邵陽也不是沒有好處的。”
薛按點頭,“王爺這次沒有去鎮遠也沒去過廣西。”
“他做事一股勁兒,等勁頭過去就撩挑子了,隨他吧,他高興就行了。”趙煜道。
薛按笑著應是,“聖上對王爺真的是太好了。”
“太后要送信去邵陽,你收拾幾樣年周兒時玩的東西一起帶過去,就說……就說你送,給杜九言兒子玩兒。”
薛按道:“這事要去求皇后娘娘,奴婢下午就去問問。”
“嗯。”趙煜沒有再多說,接著去做事。
------題外話------
晚上檢查閨女的單詞,前面背了後面忘,還振振有詞說不是母語忘記了正常,氣的我頭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