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1/4 頁)
錢放也是同行的人,自然知道要做到這一點到底有多難。
“對了,剛才我進來之前聽說方明又淘了一樣東西?”
“是的,錢老,小古董街不是有鬼市麼?我剛才就淘了一件東西回來?是一個佛像。”
“就是這個?”
錢放指了一下襬放在一側的佛像,方明淘回來的佛像足有半米高,周雅芳的店不大,擺放在那裡的時候實在是太明顯了,想看不到都不行。
“是的,錢老,這佛像你怎麼看?”
錢放的眉頭一下子皺了起來,原來他以為方明應該在這方面有天賦,但從這個佛像看似乎並不是這樣。
第34章 佛象鑑定——打眼了!
“錢老,到底怎麼樣?”
看到錢放半天沒有說話,而且臉色相當的不好,方明的心裡“咯噔”了一下,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搖了搖頭,錢放嘆了一口氣,說:“方明,這件東西不是什麼好東西,典型的仿的。”
周雅芳也點了點頭,說:“錢老,這東西方明是從江華的手裡買來的,我也不看好。”
周雅芳的“不看好”其實意思和錢放一樣,只是不好說得太直接,擔心打擊了方明罷了。
“啊?”
方明愣住了,驚訝地瞪大了雙眼,這佛像怎麼可能是假的?分明是有貔貅出現的啊!
“這尊佛像是高浮雕式,舟形光背,彌勒三尊並列在一起,至於蓮臺下承的是四足的方庫。”
“這有什麼問題嗎?”
方明瞪大雙眼看著錢放,畢竟他在這方面沒有多少經驗,也沒有多少知識積累,根本聽不明白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周雅芳把佛像轉了過來,指著背面最下的一處不起眼的地方說:“看到了沒有,這裡有幾個字。”
方明走過去了看了一下,說:“太平真君三年?這是什麼意思?”
“沒有錯,正是這幾個字,太平真君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年號,他在位的時間一共是11年,也就是從440年六月至451年六月,這個佛像底座的地方刻下這幾個字意味著這個佛像是北魏年間的。“
周雅芳停了一下讓方明消化了這些知識之後才繼續說:“每一個年代的佛像都有它的特點。北魏的同樣也是如此。首先看光背,也就是佛像背後的整扇的東西,你淘來的這個佛像小舟一般的,但是比較一下這個時期的佛像光背,就可以發現完全不是這一回事,真正這個時候的佛像的光背都比較高大,比例舒展,挺撥而有力,從長度上來說是比較長的,收藏於大英博物館的皇興五年仇寄奴造觀音像上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些特點。這個在你的這個佛像上是看不到的,反而透著一股小家子氣。第二,佛像上的火焰紋也是一個可以研究的地方。北魏初年的佛像上的火焰紋的特點是細瘦,扭曲盤旋而有力,這是受到了漢代的影響,這種紋飾的最大的特點就是尖銳如刀,給人一種彷彿是燃燒的火焰一般的跳躍的感覺,而你買回來的這個佛像上的紋飾卻是後來很常見的祥雲狀,仔細看可以發現這些祥雲翻滾之間一點生氣也沒有,這對於北魏的佛像來說是很不正常的。”
錢放看了周雅芳一眼,他倒是沒有想到她在這方面也有如此認識。
方明淘回來的這尊佛像有很多“弱點”,除了周雅芳說的這些之外,從蓮座上來說也可以看得出來很大的問題來。北朝的佛像所坐的蓮座,一般來說裡面的蓮肉的部分都會高突而起形成檯面,蓮瓣是屬於飽滿而有力的那一種,從構成來說每一瓣都是由兩個橢圓的球狀突起一起組成的,這種形式的蓮座一直影響到接下來的一些朝代。相反,方明淘回來的這佛像在蓮座這方面則是顯得很是瘦,就像是缺少了水分的灌溉一般。
除此之外,臺座也很有問題,北魏的往往是呈現梯形的,但是比較矮,四個足面比較寬闊。但是眼前的這一個的正面則是三橢圓形的,這根本不可能在北魏看得到。
“方明,周小姐說得一點也沒有錯,這尊佛像很有問題,所以這一次你打眼了。”
看到方明愣愣地沒有說話,周雅芳以為他這是還不死心,於是想了一下,說:“方明,這佛像的問題不僅僅是上面我所說的那些,主要的是他的神態,你帶回來的這佛像面形較圓,五官集中在一下,面上的神態比較世俗化,極有可能是最近一些年來造假的人做出來的,你仔細看一下就會發現它的笑容很現代化,這是在北魏的佛像上看不到的,那個時候的佛像一般來說鼻子修長而高挺,唇薄如紙一般,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