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第3/4 頁)
的將領大多是世家出身,沒有戰事,寒門在軍中也很難出頭,陳成還算說得過去,所以皇上才肯委任他。”
涵因想想皇帝現在的處境,嘴角露出一絲諷刺:“皇上親政也三年了,竟然‘無人可用’。說起來還真是”她把那後半句大不敬的話嚥了回去。
李湛接著自己的思路繼續分析道:“高家現在和王家擇清楚了,他家門第衰落,往後也只能依靠皇上,所以皇上還會重用高建的。”
涵因點點頭,表示認同,忽然想到:“哎呀。你不說我還忘了,嘉寧公主快要修行滿三年了。”嘉寧公主是皇后所出的嫡公主,兩年多前的時候,皇后看中了皓軒,想要讓他做駙馬,當時涵因藉助王徵之手,讓太原王氏長房派人鼓動當時還是王子的也力特勤向公主提親,把嘉寧公主逼的入了道觀修行。如今。按照慣例,她修行三年也該出來了。
李湛一拍腦袋:“是了,公主也到了出降的年紀。夫人真是聰慧。呵呵,看來高煜好福氣,很快就會再有一位賢妻了。”
“可公主還要服喪三年呢。”涵因說道。
李湛笑道:“公主出降各種儀制、加上興建公主府本身就要準備兩年多。這事定下來即可。誰還敢跟皇帝搶女婿不成。”
“嫡長公主嫁作繼室這恐怕不大可能吧。”涵因說道。
“有什麼不可能,公主嫁入舅家。這種事很是普遍。之前也不是沒有過當繼室的。只要是公主,就算做了繼室。誰還能小瞧了她。”李湛一邊說著一邊瞧著涵因,一邊開玩笑道:“在咱們家誰敢小瞧了你。”
涵因白了他一眼:“我哪比得上人家公主。”
李湛轉過身子衝著她,笑道:“你是我的公主。”
涵因笑著錘了他一拳:“就會甜言蜜語。”
李湛一手支著腦袋,一手撫著涵因的肚子,說道:“這次朝堂震盪,上上下下都敏感的要命,現在皇上的一舉一動都是風向標。嘉寧公主又是嫡長公主,意義更是非同尋常,皇上對這些世家大族一個都不信任,不管是他剛剛打壓下去的山東世家,還是咱們關隴家族。因此,公主嫁給哪家恐怕都不合適,想來想去,也只有高家能做皇上的孤臣。”
“你別忘了還有太皇太后呢,她老人家一直想著她那幾門代北大族的舊親。”涵因笑道。
李湛搖搖頭:“這次太皇太后坐鎮長安,威望又上一層樓,皇上則是東征失敗,他肯定不願意讓太皇太后再進一步了。”
太皇太后雖然在朝政上一言不發,但後宮卻已經控制在手中,蕭家唯一的嬪妃成了貴妃,代皇后之職掌管六宮事務,這雖然有些僥倖,也可見太皇太后的勢力。
“可是,一旦把公主嫁過去,高煜豈不是前途就完了。老規矩駙馬不參政。”涵因說道:“聽說高家父子一直想要重振家門的,做了駙馬,高煜只能任閒職了。”
“那是老規矩,你看現在的皇上豈是顧老規矩之人。”李湛說起皇帝便不自覺地帶著些不屑的表情又微微有些沉重:“皇上破了一個規矩,發現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會無所顧忌再破一個規矩,到最後,別人也不會再顧及什麼規矩,那時候,國將不國”(未完待續)
正文 第二百六十章 婆媳
皓寧的婚事雖然隆重,卻很是匆忙,從定親到嫁過來只花了兩個多月。
十月,天氣漸漸變冷,涵因也顯了懷。
婚禮第二天,皓寧拜見唐國公府家人的時候,對著涵因笑著說:“三嬸子。”眼神卻恨不能吃了涵因。
涵因笑著塞給她見面禮:“侄媳婦。”她倒是安之若素,反正皓寧跟她素有舊怨,她已經把自己所有不幸歸結到自己身上,那也只能隨她去了。
皓寧雖然心裡深恨涵因,但如今卻沒空和她糾纏。
韋氏提親的時候吃了兩回憋,如今怎麼看皓寧都覺得不順眼。
皓寧則滿心委屈,根本看不上自己的丈夫李令桓,只想著找個機會同他和離,要不然乾脆讓他休了自己。
不過,靖國公從江南來的一封信,卻讓她不得不打消這個念頭,靖國公警告她要好好侍奉婆婆和丈夫,如果她被休回來,就別想再進這個家門,他也不會再認這個女兒,還要將她從族譜上除名。
皓寧雖然任性,卻知道靖國公這次是認真的,回門的時候跟大太太面前大哭一場。
大太太心中雖然對自己丈夫的固執很是不滿,卻也無計可施,對於靖國公這種重名聲甚於身家性命的人,出了這種事就像要了他的命。還好他去出外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