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第3/4 頁)
武昌呆了六七年,還是把地皮都颳了一尺去。”師雪韻冷哼道。
“聽你這說法,洪洞縣裡就沒好人了?”何貴笑問道。
“誰知道?反正,才來幾天,我就知道這裡沒幾個好官。”師雪韻說道。
“呵呵”何貴笑了笑。師雪韻這幾年一直在經商,如今換了個地方,以她的性子也不會安穩下來。估計恐怕是在自己養傷地這幾天,她已經把武昌的行情大致梳理了一下,能順便知道一些官場上的事倒也正常。不過,這裡的官員就算再不是東西,他一時也沒有辦法。因為這裡畢竟不是廣東。當時初到廣東,他除了自己,還有孫士毅、和琳這一干“同夥”,自然能輕易的對抗得了富勒渾那位總督。之後,他們踩著富勒渾爬上去的同時也建立了自己的威權。雖然和琳、孫士毅相繼升遷,可他當時威權已立,又做了許多事情證明了本身的能力,所以,廣東官場上的那些人都怕他、依靠他,他才能說一不二。可在湖北,一切都是從零開始。這裡他沒有朋友,錢灃這個老相識又是塊臭石頭,按察使李天培身後也有福康安那大牌,再者,身為大清國最重要的糧倉之一,北京對這裡的關注也遠甚於廣東,不管是做什麼事,都別想輕易繞過朝廷。所以,想一上來就大幹一場,根本就不可能。
“老公,你知道嗎?這一次刺殺你的,好像又是那烏三娘一夥人!”師雨煙突然又說道。
“早猜著了!”何貴嘆了一口氣,“那一年就打聽到這娘們兒在湖北,現在哼。柴如桂、高六庚這兩個混帳東西可真是乾的好事情,給老子留下了這麼大的麻煩。對了,有沒有查到他們怎麼把那麼多火藥運進城的?”
“還能怎麼運?那天看守武昌北城門的兵丁跑了一大半兒,到現在連人影都沒見著。要不那位畢制臺要在湖南調兵呢?他們現在都不敢信任湖北兵了。如今給咱們,還有那些官衙守院子的,好多都是八旗兵呢。”師雪韻說道。
“都在用八旗兵?”
何貴怔怔地愣了好一會兒,最後只有搖頭苦笑。風聲鶴唳,風聲鶴唳啊!
正文 第二百八十二章 湖北巡撫當不成了
武昌之名始於東漢末三國初,孫權為了與劉備爭奪荊州,於公元221年把都城從建業(今南京)遷至鄂縣,並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國而昌”之意。
武昌附近有漢口。由於明成化年間漢水改道從龜山以北匯入長江,到嘉靖年間在治水新河道北岸形成了新興的漢口鎮。來自徽州、山西、陝西、江西等各幫商人紛紛前來經營,以鹽、典當、米、木材、棉布、藥材為六大行業,發展到上下二十里的規模,主要街道漢正街上起口,下到堤口(四官殿)。明末清初,漢口即與與朱仙鎮、景德鎮、佛山鎮同稱天下“四大名鎮”,成為“楚中第一繁盛”,成為中國全國性水陸交通樞紐,享有“九省通衢”美譽。貨物山積,居民填溢,商賈輻輳。至乾隆年間,漢口更盛於世,時人稱呼:“僅鹽務一事,亦足甲於天下”。就是說漢口身為海鹽進入西部諸省的橋頭堡、重要轉運點,享有巨大的利益。
可以說,漢口的繁盛,正是長江商貿運輸業發達的結果。可以說,漢口打一個噴嚏,整個大清國都要覺得泛涼。所以,即便是就近的武昌城內發生了巡撫遇刺,一省三臺盡數受傷,數十人被炸死的潑天大案,漢口依舊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除了碼頭盤查的嚴了一些,人們還是該做什麼就做什麼。當然,這些人只是其中的絕大部分,還是有那麼幾個人受到了影響的。
陳得田是漢口碼頭的苦力頭頭,除一些不入眼的小勢力,差不整個漢口碼頭地苦力都要聽他的。不過,雖然名義上是苦力。他的生活卻比一般的商人還要好地多。不為別的,因為他手裡掌著漢口碼頭的一大幫苦力。那些商人想運貨,就得找他,苦力想要找活幹。也得找他他是兩面手,所以也能兩面收錢。而憑著手裡地那一群苦弟兄,他陳某人在整個漢口鎮的都算得上是說一不二的人物。就是在整個湖北。不說能夠橫著走,但也差不了多少。就是那些當官的,有些時候也得求著他。
不過,現在陳得田卻十分後悔自己的名頭太大。而他之所以會這麼想,是因為在他的咽喉上正頂著一把劍。
事情發生的時間是半夜,地點是漢口鎮萬花樓後院一位名叫“百合”的紅阿姐地房間。
“我叫吳鮮陽,以前還有個名字,叫烏三娘。不知道陳大掌櫃聽沒聽說過?”一個穿著翠綠斜紋碎花小襖的女人坐在陳得田的對面。這女人身邊還跟著另外四個人。三男一女。男的個個都是勁裝,手執刀劍,一看就不是良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