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部分(第2/4 頁)
物一概退回。
“敢問侯兄可是侯仲遺之後?”劉成將人引到了租住的小院之後,陳琦問道。
侯翰山聽到他說起祖父名諱。不由得肅容,垂手而立道:“正是家祖名諱!”
陳琦敬他家世代是讀書人,忙請侯翰山上坐,侯翰山連連推辭說不敢,才分了賓主坐下。
茅山書院說起來在宋朝赫赫有名,乃是六大書院之一,由處士侯遺建立於天聖二年,位於現在的江蘇句容的茅山腳下,南宋時遷到了金壇縣,乃是江寧府非常有名氣的私人書院。
說起來意。侯翰山一臉的愧容。“蒙朝廷器重。家祖得了三頃地以充書院贍用。只是近年來,由於糧價走低,早已不足嚼用。原本就該請上任知府裁斷,只是此事牽涉甚眾,再加上兩個月前朝廷來了原任知府調離的旨意,所以只能等新任知府來了再做裁斷。”說著就將手裡的公文遞了上去。
陳琦現在還沒有接過知府的大印,在私下場合翻看知府的公文是不合法的。看到侯翰山一臉的愧容,心中不由得冷笑,你這愧容也不知是愧對祖先還是愧對我。
正色道:“侯兄此言差矣,如此大的事情,豈能一拖就是幾個月?學院中的學生無糧無米這豈不是害苦了學生?侯兄有難處有委屈,何不先越級找了知州?更何況我今日才下船。對江寧的事情實在一無所知。”特意將越級兩個字咬的極重,根本不去接那份公文。
自己還未上任,江寧府的書院就先給自己扔過來一個下馬威。他們還真當自己年少無知嗎?這份公文就不應該是茅山書院遞給知府的,應該是先遞給分管讀書育人的文學,再由文學轉到知府手中。
陳琦挺反感書院參與政事,你一個教書先生不好好的在書院裡教書,跑到這裡來威脅我一個未上任的知府?若是冒然接了你這一份公文,轉眼你就能出去對別人講,到那時江寧府上上下下的官員還不都認為我是一個不懂事的愣頭青?
更何況,糧價連年走低,和不足嚼用有甚關係?糧價雖然走低了,可是田地產量卻上去了,算下來你不僅沒有虧錢反而賺了。當我家裡沒有種過地,當我這幾年的新政都白搞的嗎?
侯翰山見到新任的江寧知府一臉的平靜,沒露出惋惜之色,也沒有同情,更沒有伸手接他的公文,便有些訕訕的,又說了一會子話就離去了,離去時故意將公文遺落在了客棧的桌子上。
陳琦淡然一笑,道:“侯兄怕是遺忘了什麼東西吧?”
侯翰山一拍腦袋,“年紀大了,便有些丟三落四”訕笑著將公文取走。
陳琦臉帶得體的笑容,親自將他送到了客棧門外。
侯翰山的拜訪一開了頭,剩下那些人便紛紛跟著遞貼子,陳琦只是讓劉成出去應付,自己推說身體不好不肯見客。
見茅山書院的山長沒有任何問題,這是對讀書人的禮遇。可是那些來投貼子的人,陳琦就沒有必要再見了。
過了一會,請的兩個江寧府醫士都到了,陳琦盯著他們給鄒晨和孩子抓了藥才放心。又讓敬哥和紀明跟著過去拿藥,他在客棧裡借小爐子準備給妻兒熬藥,一時間忙個不奕樂乎。
侯翰山出了客棧沒多久,便坐著馬車轉到了一條街中,進了一幢宅子裡。
幾位老者見到他歸來,連忙詢問,侯翰山搖頭道:“新任的知府雖然年輕,可是卻不好對付啊!我的公文他連線都沒有接。”
一位老者拈鬚道:“他畢竟是在京中做了幾年京官,又搞了幾年新政,想必還是真懂一些為官之道。你們當初使的這個計策,我便曾說過不可行?新任知府縱是傳出不穩重的名聲又能如何?於他有何妨礙?”
其他的幾個老者聽到他說這些話,紛紛站起來反駁。一時之間,屋裡傳出激烈爭吵的聲音。
第四百一十五章家鄉土
第二日,陳琦先去向母親請了安,又去看了看還在睡眠中的孩子,才坐上馬車往知府而去。
陳琦走後沒多久,鄒晨便醒了過來。她和孩子的病,說白了就是水土不服外加暈船所致。一旦到了陸地,病情就會很快的穩定。
鹿氏看到鄒晨臉色比昨天好了,便欣慰的笑笑,問起他們在路上的情景。
鄒晨就挑著有趣的事情和鹿氏講了一講,將鹿氏逗的滿臉是笑。
“你們呀,到底是年輕不經事。”鹿氏聽到鄒晨說沒有從家鄉帶土過來時,不由得埋怨她,“離鄉背井就應該隨身帶一包家鄉的土,當水土不服上吐下瀉的時候;把家鄉的土煮了吃會有奇效。你們若是在船上時就吃了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