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第2/4 頁)
會長和十個副會長共同商議決策才可以。除了十個副會長以外,又選擇了二十名理事,這二十名理事的背後都是各個經略使或轉運使或是知州。
會長不得連任,每五年要在副會長裡進行一次選舉,副會長和理事則是可以連任。
經過商賈們的幾天討論,商會被命名為中華總商會。
一個新的商會,就這樣無聲無息的成立了。
在京中的各個大臣對文相非常的感激,他們覺得棉布利潤之大,文相竟然肯放手拉著大家一起賺錢,對文相的人品又多了一份肯定,比以往更加敬重他了。誰說君子不愛財?君子更愛浮財,這些相公們早就羨慕文相有一個好下屬,會賺大把的銀子給他,據傳說那鄒家每年給文相過年的年禮便是數萬兩的豬腰銀,碼成小山送過去的。自家也不求賺的如同文相一樣多,只要能賺到文相的一小半便是邀天之慶了。
無形中的,文相在朝堂上的威懾力又比以前大了幾分。
文相也樂啊,最近政令通達的程度真是令人驚喜,以往那些臺官諫官們還經常有事沒事找他的麻煩,可是最近全都閉上了嘴巴。自己接連發布了數個政令都完好的傳達下去了,一時之間在朝堂之上風頭無兩。
不由得,文相對鄒家也更看重了幾分。於是他找來了自己的長子,讓他儘快把七姐和五郎的親事給訂下來。
只有透過聯姻才能將兩個家族緊密地聯絡在一起。
文相是這麼想的,五郎也是這麼想的
PS:
宋代一匹絹布長度是四丈二尺左右,幅寬二尺五,約重十二兩左右。換算成棉布,我按照每匹重五斤計算長寬依舊。
來源是洪邁《容齋隨筆,三筆》卷10《納紬絹尺度》“周顯德三年勅:“其納官綢絹,依舊長四十二尺,乃知今之稅絹,尺度長短闊,狹斤兩輕重”
《宋會要輯稿,食貨》64之14,紹興二十七年,四川交稅的絹,每匹四丈二尺。
41,32,宋微宋時定大晟新尺,“如帛長四十二尺,闊二尺五分為匹,以新尺計長四十二尺七寸五分,闊二尺一寸三分五厘之五為匹。”
作者說,一世太短,想在書裡多活幾世。不瘋魔,不成活,順則人,逆則仙。——《逆水求仙》書號:2886827作者:我的溫柔碎滿地
正文 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蘭的親事
為著五郎的事情,鄒正達和鄒正業帶著柳氏黃麗娘、鄒老爺子、鄒正義、鄒族長和鄉書手、公孫季等一行十幾人去了京城,去之前去宗祠中請出了鄒家祖先的牌位,一路捧著去了京城,中間又匯合了在路上等著他們的劉媽媽。劉媽媽原本是隻需寫個貼子給那位紫背子官媒既可,可是她想著若是能在文相孫女的婚事上出一把子力,將來老了以後也可以對子孫們炫耀一番講古,正好鄒家也有意請劉媽媽一起去,她便假意推辭了一番,收拾了行李帶著自己的小兒子隨著鄒家去了京城。
兩對父母都走了,只剩下小輩們在家裡,家裡人不放心,便讓丁啟和鄒青華從宛丘過來幫著他們看家,丁啟和鄒青華等到將他們送走之後才駕著馬車去了鄒家莊。
丁大寶一聽要去兩個舅舅家,高興的跟什麼似的,等到馬車駛進了鄒家,他不等車停穩就跳下車,倆兄弟抱在一起又跳又叫,歡呼聲都快把房頂給掀起來了。
小七已經九歲了,六歲時在宗祠裡上了名,取了陽民的族名,鄒晨以前為他取得陽澤的名字已經廢棄不用。丁大寶比小七大了二三歲,今年十一歲族名叫丁銳,可是親戚們還是習慣的叫他丁大寶。
倆兄弟自小便能玩在一起,只要是一有空閒那是必定要攛掇著父母去找對方的。這次能在一起住上幾天,正是合了倆兄弟的心思。
鄒青華掀起車簾看著兒子大呼小叫的和小七玩鬧到一起,不由得搖了搖頭。丁啟則是樂呵呵的看著兒子,一邊看一邊說,“娘子,你說咱兩個大舅哥也沒有再生個閨女,要是生個閨女許給咱家那該多啊!”
“美得你?娶了一個鄒家的閨女不夠。你還想第二個?”鄒青華啐了他一口。丁啟年歲見長,可是怕老婆也隨著年歲一起漲長,看到鄒青華啐他,嘿嘿笑了笑也不反駁伸出手扶著鄒青華下了馬車。
“小姑娘,小姑夫!”鄒晨和嫂子們笑盈盈的站在馬車旁向鄒青華請安,身後跟著一眾僕婦們。
鄒青華笑著將鄒晨和幾個侄媳婦扶起,“都是自家的親戚,這麼客氣做什麼?拜來拜去的,我心裡怪膩歪的,你們小姑娘可是個大老粗。”然後又從侄媳婦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