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1/4 頁)
鄒晨站在一旁看著二伯和父親低聲勸慰里正,心裡湧起一陣陣說不清的感情。自己是後世來的,後世人對於宗族和宗祠已經沒有什麼感情了,許多人的親戚哪怕不出五服也早已經認不全了。不僅如此,在城市裡居住的人們住了很多年連一幢樓裡的鄰居都見面不相識。身為穿越者的她,有時很難理解父親的感情。
當父親和她說這件事情的時候,她曾想過反對,可是看著父親臉上洋溢著自豪和驕傲的神情時,她又不忍心出聲了。心想也不過就是百來貫錢罷了,就隨著父親去胡鬧吧。可是今天看著里正就為了鄒家肯出錢重蓋宗祠修祖墳時,竟然痛哭失聲,突然間,她被感動了。
就是這樣的一群中國人,他們有根,有祖宗有宗祠,他們的族譜裡記錄著一代代興衰更替,所以才有了這個民族。不論他們走到哪裡,他們的背上包裹裡總有一本抄寫的族譜,他們的心裡都記著自己的故鄉在哪裡,永遠都會念叨著一句話:樹高千丈,葉落歸根!
人們一代復一代的修繕太昊陵不只為了伏羲發明創造了占卜八卦和文字,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發明了瑟創作了曲子。而是因為他是我們的人文始祖,是我們共同的祖先,拜祭他就是在拜我們的祖先。
無論在哪個朝代,無論歷史怎麼更迭,中國人可以不知道皇帝是誰,可以忘記大臣是誰,但是,絕不會忘記自己的祖先
鄒晨在這一瞬間,突然和這個時代產生了共鳴。
正文 第一百八十六章 美娘成親一
天使走後,鄒家迎來了另一場喜事,美娘要成親了。
原本說好,美娘和沈芳要到今年秋天考完秀才之後再成親,但是前幾日沈家來祝賀的時候,特意請了魯媽媽來詢問是否可以提前婚期。鄒家原本對沈家一再推後婚期略有微辭,然而考慮到美娘已經和沈家下了聘禮,若是退親以後再難找到什麼好的姻緣,加上沈芳和馮氏對鄒家也是非常親近,最主要的是覺得沈家是文人門第,美娘嫁過去是高攀,所以沈家來提了幾次最終都忍氣吞聲的應下了。
而且,沈家在小七被擄走之時,馮氏和兩個兒子在鄒家幫著處理事情也是出了大力的。所以,再有不滿也是看在馮氏的面子上給消了。
鄒正達曾當著魯媽媽的面直接說道:“我鄒家的女兒又不是嫁不出去了,非巴著他沈家不可。兩年前他沈家和我家結親之時,便是知道我家乃是三等戶,這兩年一直等到美娘十七了還不提成親一事,若是想悔親也莫要拖延,乾脆了當的提出來,也免誤了兩家兒女們各自的親事。他沈芳等得起,我家美娘可是等不起。”事後,魯媽媽將此話轉給馮氏聽,馮氏只是微嘆了口氣,卻不敢和魯媽媽說什麼。
如今,鄒家兩位家主都是直節郎的官職,已是官身,這美娘便是官員之女。若不是她已訂親,這幾日媒婆怕不得踩破鄒家的門檻。哪怕就是這樣,也有一些鄉紳有意無意的裝作不知道美娘已訂親,話裡說外說自家的長子如何如何好,或是我家的長孫今年才十八歲還未訂親之類的。言下之意,是要將美娘當做承重婦娶進家門的。鄒家對這些話題不置可否,不做承諾也不對別人說美娘已訂親。
在沈家,則又是另一番情景。馮氏曾對沈嘉生大發了一頓脾氣,言道現在鄒家已經是直節郎了,你還要等什麼?莫非等到兒子八十歲再讓兒子結婚嗎?我知道你覺得兒子相貌長的好,做學問又有幾分得意,所以覺得那鄒家的小娘子有些配不上他。可是你也不想想當初咱們家沒有糧食吃時,是誰送過來兩車糧食幫我們渡過難關?
你若是想悔親,就不該當初去提親,你既是提了親,這美娘便是我沈家婦。你若是想悔親另娶,那我既刻殺了芳兒。然後再自盡,留你一個人胡鬧去吧!
如今,沈家終於提出要為沈芳和美娘完婚。家裡人便開始商量起美孃的嫁妝起來。
原來給美孃的嫁妝便是豆腐坊二成半的利潤,再加上丁莊和柳氏孃家的,菜地還有她一份紅利,美娘一年也能有二三百貫的收入,而且鄒家在柳林集還給她買了一百多地。這些嫁妝算起來怎麼著也是嫁妝豐富了。然而,鄒晨覺得還是不夠,因為在宋代女子一旦嫁出去之後,便不可以再分家裡的財產了,所以許多父母只能是趁女兒出嫁之時多給些財物。
“把我們的蘑菇大棚開到柳林集一個吧!”鄒晨提議。
這個提方立刻被鄒正達反對了,他皺著眉頭講道:“這個蘑菇大棚每年雖然賺的不少。然而這個卻是你提出的,按咱們家裡事先說明的,這個是有你二成的利潤。再說了。把這麼賺錢的營生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