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3/4 頁)
送一些炊餅來店裡,除了這些之外按照行業規矩他們便不能再經營任何東西了。
哪怕僅僅是這些東西,也夠他們忙碌了。因為鄒家豆腐坊內有一種豆腐王,味道非常鮮美,豆腐象白玉一般,用手觸之皆碎,不論是做湯還是炒菜都要比普通的豆腐好吃的多,這種豆腐足以配得上鄒家的金字門頭了。
其實這種豆腐就是後世所說的內脂豆腐,是用原糖熬出來的廢水點出來的。
鄒晨眼見得宛丘城裡的豆腐坊生意一切見好,便放下了心,一心一意的盯著鄒家莊內的白糖作坊。現在已經挑出第一批的作坊工人,他們都是鄒族中兄弟比較多的,剛剛年滿十六歲的少年,正是身強力壯的時候,渾身有使不完的勁。鄒家給的工資又高,家裡又不缺少他們一個勞力,在鄒家做工還能給家裡多一份收入,何樂而不為呢。而象那些家中只有一兩個勞力的則是不在此次招工的範圍內,雖然那些族人們心有不滿,可是鄒家人說的倒也好聽,總不能為了進作坊做工把地裡的農活給耽誤了吧!
在古代宗族的力量非常強大,而且古人的宗族凝聚力也非後世人所能理解的。古代的家庭作坊,全部都是由族裡人做主要的工作,一些不重要的工作才肯讓其他人去做。現在鄒家第一批先在族裡選擇,這隻會讓人稱讚他們致富不忘鄉里,絕不會有人說擔憂什麼家族式的經營模式會不會對作坊造成什麼危害。
同時,鄒家莊的護衛們隨著作坊的開工正式漲了工資,也將他們的工資關係轉到了作坊,以後不再從鄒家領錢了,同時每家每戶也開始交起了衛生費。
作坊建在了原來的莊北,鄒家以低價將閒置的房子給收了過來。那些莊民們原本就是以為這些房子就只能閒置了,沒想到還能賣上一筆錢,凡是鄒家需要的地段,都是非常愉快的就簽了協議。
暫時先挑了一家院子大些的,讓那些工人們跟著大郎和三郎學習提煉白糖的手藝,新的廠房準備重新蓋,等到蓋成了他們再挪過去。每天只工作數個時辰,白天天一亮作坊嗚金開工,天黑前半個時辰收工。雖然鄒晨認為這樣就已經算得上苛刻了,因為這是一天要工作十到十二個小時了。可是莊裡的人還是認為鄒家仁義。
作坊的大掌櫃由公孫璐擔任,大郎和三郎是管事的,只能管手下的幾個小兵。對於經營和帳目沒有決策權。對於這個決定家裡的人都沒有任何的意見,對於公孫一家鄒家人都是非常信賴的,不僅是因為公孫季在家裡做了兩年的管事,更是因為他在小七被擄之時願意拿出二百兩去救小七,這份恩情是需要一輩子記在心裡的。
而公孫季則是負責對外聯絡以及出入貨物的調配。換而言之,則是把整個作坊和鄒家白糖經營的權力放給了公孫季,公孫季得了這個任命一下子覺得年輕了二十歲,渾身上下連毛孔都舒展開了,一心一意的想要把鄒家的白糖作坊給做大做強。
隨著工人熟悉了幾天之後,作坊正式開工。每天有大量的黑沙糖進入,然後變成白糖再出來。鄒家嚴格按照招工時說好的時辰上下班,所以那些在鄒家莊等待的商人們一看到這些工人踏著晚霞走出作坊的大門。便恨的牙根直癢!
鄒晨又讓家裡人在宛丘購買了非常細的細棉布給做成了口罩,以防止在工作的時候汙染白糖,同時又買了數匹黑灰色的厚棉布做成了和後世勞保服一樣的工作服,採用了比較結實的厚棉布,每年做四身衣服。而且每個月口罩可以領兩個。
每天二郎四郎六郎他們放了學,都要去公孫季那裡將今天的帳目看上一番。而且還要將各個地區的糖價給匯總出來,同時還要算出運費。公孫季大約也知道他們要這些資料是做什麼的,所以每天都是很詳細的幫他們記錄。
為了方便,他們在記帳的時候使用了大食人傳播過來的阿拉伯數字作為記帳方式,這種方式極為簡單,而且可以快速的書手,不必再使用漢字,所以公孫季初一開始使用便愛上了這種記帳方式。
白糖作坊已經漸漸的步入正軌,鄒晨終於可以放下心,於是她便讓公孫季和金小乙拿著那三位行商的保證金去槐店那邊購買了大量的羊羔。槐店的羊羔乃是中原地區特產的槐山羊,這種羊肉不羶而且肉質非常嫩滑,板皮又結實在後世的知名度非常的高。
他們倆個拿著銀子過去,將槐店那邊家養的羊羔差不多給買了個空,同時又買了大量的母山羊和公山羊以做配種所用。等到山羊羔被送過來,整個鄒家莊都轟動了。
鄒家在莊子裡喊了一圈,把人都給聚到了以前的小集市,現在這裡已經被清理出來當做曬場,那些商人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