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3/4 頁)
過是一次背叛的藉口罷了。
所以,她很快的把陳家的事情給放逐到腦後,一心一意的去處理羊毛作坊的事情。黃麗娘也知道女兒對這個親事沒有多大的興趣,所以她只是和鄒晨提了一提,然後便自己安排了。
陳家來過納采之禮時鄒晨連問也沒有問過,只是在劉媽媽來時出來和劉媽媽請了安。
而陳家為了表示對鄒晨的重視,居然採用了真正的周禮來進行。
周禮的議婚和定親是非常繁瑣的,整個禮儀下來通常要持續數年之久。一般人家根本不敢使用,也就是陳家仗著自己乃是千家世家才敢使用。
周禮中士族的娶妻儀式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這六個步驟來進行。
陳家宗長先請官媒劉媽媽到女家請求和鄒家結親,得到鄒家同意後。便和鄒家商定明日要去宗祠提親。於是,隔天劉媽媽穿上從九品官服戴著全套媒婆首飾,到鄒家宗祠正式提親,並送上提親禮物和大雁一隻,鄒家在族長的見證之下收納了雁禮,並且同意了陳家的提親。這叫納采!是第一步。
收了雁禮之後,劉媽媽先出了鄒家莊,然後在莊外等了約摸半個時辰再次進入鄒家的宗祠“問名”,即詢問女子母親的姓和父親的氏,以瞭解對方的血緣關係。避免出現同姓婚配的情況。娶同姓為妻是違反禮制的行為,要受到輿論抨擊,古代人是絕少敢娶同姓為妻的。這叫問名。為第二步。
過了月旬選一個良辰吉日,劉媽媽在陳家的家廟之中將女方的姓氏交到了陳家宗長手中,陳家宗長在得知了鄒晨的母親姓黃父親的氏為鄒之後,便在家廟中占卜詢問祖先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得到了吉兆之後便在家廟之中挑選吉日。
然後過上一段時日。在選定的吉日凌晨再讓劉媽媽帶上禮物和一隻大雁復登鄒家,將占卜的結果在鄒家宗祠之中告訴給女方。鄒家當著媒人的面在祖先面前寫了細貼子,序三代名諱,議親人有無服親,有多少田產,可有官職之類。然後劉媽媽將放在懷裡的男方細貼子交到了鄒家的手中。這個稱之為納吉,為第三步。
再過月旬,陳家宗長在家廟之中選好了另一個良辰吉日。並且占卜為吉,在吉日之時三名婦人陪同著陳家宗長和劉媽媽,帶著玄色和纁色的帛共五匹,鹿皮兩張,茶葉一斤。六畜各一樣,不論男女皆著盛裝。一路吹著周正之樂自宛丘府凌晨出發,清晨到鄒家莊,然後在鄒族長的見證之下在宗祠之中將財禮交到了鄒家人手中。這時,鄒家由鄒族長出面回‘回魚箸’。此一禮為納徴,為第四步。
除納徴不需要送大雁之外,在六禮的其它五個儀節中,男家使媒婆帶往女家的見面禮物必須有大雁,而且儀式舉行之時,不論男方還是女方都是在家廟或是宗祠之中進行,如果在家中舉行那便是失禮。而且除了親迎之時是黃昏,所有的儀式必須在清晨舉行,所以陳家每次都是凌晨出發,清晨到。
納徴之後便是請期,由於男女兩方年紀都比較小,所以兩家商定等再過幾年舉行請期這一禮。
於是男女雙方各自在家廟或是宗祠之中對祖先禱告,然後陳家宗長將鄒晨的名字放在家廟之中封存,等到進行請期之時再重新開啟家廟將她的名字和八字取出。
鄒晨對古禮懂的不多,對周禮更是一竅不通。她不知道家廟和宗祠對古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娶婦之時根本不開家廟。只有將婦娶回之後,才開了家廟讓此婦向祖先跪拜,然後將她的名字寫入族譜之中。
聘一婦歷時數月,期間開了數次家廟,陳家對她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可以說,鄒晨現在只消在陳家地盤上站一站,陳家那些小輩們也會對她避讓三分的。
她也曾問過杜昭,杜昭雖是懂得宮廷禮儀,然而對這個文人重視的周禮卻是知之甚少。她只能含糊其詞的告訴鄒晨,陳家畢竟是千年傳家,想必是非常重視禮儀的吧。於是,鄒晨也就是當做觀摩古代禮儀好了。
她若是真懂得周禮,便應該知道,這樣的六禮是娶宗婦所用,非宗婦不敢用此禮,娶普通的婦,根本不用男女雙方大開宗祠的。
陳家居然為子弟娶婦用了周禮,一時之間在宛丘引起了譁然。已經數百年沒有人家娶婦肯用周禮了,這不能不說是陳家對禮的重視。許多文士,對此津津樂道。甚至對陳家此次娶婦品頭論足,一些文士認為陳家納徴之時居然擅自新增了茶葉和六畜是對周禮的侮辱。也有文士認為新增茶葉和六畜是對周禮的完善,畢竟周禮出世之時,世上還沒有茶葉呢。
文士們隨著陳家送聘禮的步驟一直爭吵了幾個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