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3/4 頁)
夕食便好。嬪妾先行告退。”
江采蘋言外之意,不言而明,可不願當這冤大頭,再擔個妖魅惑主的罪名。即便李隆基風流成性,晚年耽於美色,寵幸的人卻不是其。言盡於此之餘,轉即輕移蓮步,回身提步邁向殿門方向。
正文 第206章 點醒
江采蘋無意於過早代人擔個罵名,妖媚禍主的罪名,其也吃罪不起。這才恪守著本分,主動請離。提步步出南燻殿時,只見高力士正與李林甫在殿門外一側說示些甚麼,看樣子是勸阻李林甫有事明日早朝啟奏。
聖怒難犯。即便如高力士等者也,在御前盡心盡力侍奉了大半輩子,一見龍顏不悅,同是心有分敬畏。
“微臣參見江梅妃。”且說李林甫,倒是著實有眼神勁兒,待眼尖的瞅見江采蘋從南燻殿裡走出來時,即刻徑自步上前半步,就地躬身拱手出聲。適才高力士一直背對著殿門方向,並未留意見江采蘋出來,這刻也趕忙隨之回身,面朝江采蘋微弓下身,縱管心下頗覺意外何以江采蘋此時竟步出殿來,而未繼續留於殿內侍候李隆基,但也未顯於面上。江采蘋一貫識大體,忖來卻也不足為奇。
反觀江采蘋,見當朝宰相朝己行禮,側首步下殿階之餘,於是歩近三五步,適中止步莞爾道:“本宮怎受得李相行此大禮?快些免禮。”邊輕抬了下袖襟,邊不露聲色挑了眸高力士,略頓,才又接道,“高給使,陛下有口諭,傳李相入殿覲見。”
“是。”高力士立馬會意,作應之際,旋即伸出手對李林甫虛禮做請道,“李相,且隨老奴來。陛下先時早膳時,小酌了樽酒,適才倚靠於坐榻上正在午憩,稍事休息片刻,想是這會兒已寐醒。”
“勞煩高將軍了。”李林甫何等奸猾,即時衝高力士拱了拱手,轉即俯低首對江采蘋拜謝道,“微臣在此尚需拜謝江梅妃。”
李林甫面面俱到,江采蘋毫未自恃。只淺抿朱唇,啟唇一笑道:“李相言重了,本宮先行一步。”現下站在其面前的這二人,左側者,會機變善鑽營,乃史上十大奸臣之一之人,口蜜腹劍,右側者。卻是身殘志不殘。今下同樣稱得上是位極人臣之人,乃千古賢宦第一人,兩人站在一塊兒,倒頗使人感觸良多。
見狀,李林甫與高力士俱於原地恭送。不成想,江采蘋正要離去時刻。卻又驀然回首:
“聽說李相有個表兄弟,乃母家那邊,李相舅父楚國公姜皎之子?”
冷不丁被江采蘋這般一問。李林甫顯是一打愣,但也很快反應過神兒來,連忙埋下頭作答道:“回江梅妃。微臣確實有個表兄弟,乃舅父姜皎之子。微臣愚拙,且不知,江梅妃何故突然問及及其?”
當年姜皎一事,倘或深究。實則是其自己咎由自取的結果,怨不得張嘉貞當時落井下石,趁機排除異己。江采蘋今日之所以有此一問,原也無關乎姜皎之事,只不過是今時碰遇見李林甫,忽而想起那日曾於平康坊伊香閣逢巧撞見的自稱為“姜皎之子”的那個人而已,故才下意識問了句。
但見李林甫為此看似異樣緊張兮兮,江采蘋唇際淺勾,微微一笑道:“李相莫忡,本宮不過隨口一問罷了。”含蓄的一語概之畢,便未再贅言,徑直步向宮道。
目送江采蘋體態輕盈而去,李林甫一時半刻卻甚為摸不著頭緒,心下禁不住愈加怔忡,解不透其中原由,總覺得江采蘋不該是無緣無故問詢這個。畢竟,其那位舅父姜皎,及其子,之於當下的朝野,早已是陳年舊事,無人提之。江采蘋一個去年才入宮的妃嬪,竟有心關詢此事,其中十有九成有何不為其所知的隱情才是,且待回頭,及早差人仔細問上一問為宜,以便有個數。
“李相?”察覺李林甫面有晃愣之色,高力士遂適時從旁醒喚道,“時辰已不早,李相快些隨老奴入內覲見陛下為上。”
南燻殿內,李隆基眼睜睜看著江采蘋那抹窈窕影兒消失在午時鋪灑入殿門之中的那一片明媚陽光裡,束束七彩斑斕的光線圈中,彷彿升騰起點點薄霧,就那樣慢慢由下而上籠罩著佳人衣身,僅在眨眼工夫,已然化作一團彩雲由其眼皮子底下,託著美人兒飄然飛昇。
“陛下,李相入內進見。”
“微臣參見陛下。”
李隆基整個人尚沉浸於失神時分,高力士已是領著李林甫步入殿堂下方,通傳過後便侍立於邊上。與此同時,李林甫中規中矩肅拜了聲,只因一時尚未拿準,江采蘋剛才一席話究竟是何意,不曉得少時李隆基是否也將過問同件事,自是小心為妙。
李隆基神情略帶僵滯的環目堂下人,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