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2/4 頁)
兒先行屈膝行禮道:“奴見過太子殿下。”
李嶼止步抬袖,打量了眼雲兒:“無需多禮。且不知,江梅妃所為何事遣人來見?”
彩兒奉遞上端持在手的那方紫檀木盒:“回太子殿下,奴家小娘子特差奴來尋壽王、壽王妃。不知壽王、壽王妃此刻有無離去?”
“去,入內通稟聲十八郎。”李嶼未動聲色的朝身後的家僕示意道。
彩兒換以笑靨道:“實也無甚緊要事。壽王、壽王妃既在便好,奴淨可將此物交由太子殿下代為轉交。”故意略頓,方接道,“今晨壽王、壽王妃入宮來,不經意中得悉奴家小娘子近來體有抱恙,便特往梅閣探望。臨離開之際,將此物落下,奴家小娘子亦是在壽王、壽王妃走後才發現,便遣奴急尋壽王、壽王妃。”
說話的空當,李瑁已是步出門來,身後並跟有楊玉環及張良娣倆人。
“參見壽王,奴有禮了。”中規中矩的揖禮畢,彩兒方才煞有介事的向前道,“壽王、壽王妃著實叫奴好找呀。奴遵照奴家小娘子事先的吩囑,沿道追至宮門處未尋見人,還以為今個無法將此物奉還,不巧聽人說及太子殿下的東宮今日有喜事,故才抱著一線希望叨擾上門,好在壽王、壽王妃果是在此做客!”
反觀李瑁與楊玉環,面上俱劃過一抹茫愣之色。
張良娣觀於旁,貌似有態要表,可惜插不上嘴。今日其為壽星,諸人無不是專程受邀向其道壽獻禮而來,這會兒反倒杵在邊上,倍顯冷落,心下怎能甘於平復?
彩兒緩口氣,遂將手裡的紫檀木盒遞向李瑁與楊玉環面前:“此乃壽王、壽王妃之前落於梅閣的東西,奴家小娘子特命奴給送來,物歸原主。但願未耽誤壽王、壽王妃正事兒”
正文 第175章 意外
江采蘋由雲兒陪著回梅閣後,不大會兒工夫,彩兒也從閣外返來。
見江采蘋已是早一步從勤政殿回來,彩兒遂向江采蘋如實作稟了通先時在東宮的所見所聞情況。譬如,有哪些人來參加東宮今日舉辦的這場宴席,以及見到有不速之客上門,太子殿下李嶼作何反應,今個的壽星張良娣有未表何態,壽王李瑁及其王妃楊玉環又有甚麼話捎託等等。
雲兒侍奉在旁,聽彩兒從頭到尾詳述了遍之後,這才明曉原來之前彩兒是奉江采蘋意思,前往東宮那邊跑了趟。江采蘋倒也未刻意支開雲兒,今下采盈、月兒尚被關押在天牢裡,若非李隆基今晨格外開恩,特赦雲兒、彩兒兩人回宮,江采蘋身邊連個可使喚之人均無,是以,對於這兩名近侍,為今之計,必須必的疑之不用、用之不疑才行,否則,接下來的一切便無法按謀劃辦下去。倘事情全無進展,冤屈就洗刷不了。
聽完彩兒說敘,江采蘋淺吃口茶,若有所思半晌,抬首道:“現下采盈、月兒俱不在,凡事吾只有交代汝二人多加辛苦。”
彩兒顯是一怔,但見雲兒從旁屈膝道:“小娘子這是道的何話?奴等有幸侍候小娘子,乃奴等幾世修來的福氣,何來辛苦之說?小娘子這般說,豈不折煞奴等。”
“可不是怎地?有甚麼事,小娘子只管差遣奴與雲兒即是。除非小娘子把奴等當外人,不當自個人”彩兒邊隨之附和,邊連連點頭,腦袋點的跟撥浪鼓一樣。
彩兒說話辦事一根腸子通到底,這點蠻像採盈的脾性,不過,彩兒的爭強好勝卻遠比採盈心理扭曲三分。雲兒則是採盈、彩兒、月兒四人中。歷來行事最為有分寸懂尺度者,不過,人的心思太過縝密,有時候不見得盡叫人安之。有道是,人無完人,金無赤足,卻也不可過於苛求。
江采蘋頷首從蒲凳上站起,環目雲兒、彩兒:“眼下。當務之急是先行查清王美人宮苑之中的命案。雲兒。汝即刻隨吾前往王美人那裡彩兒,汝且留於閣內,一者,時下閣內無人看管不像回事,其次,時下已然晌午。汝稍作休憩,及早備晚膳。今陛下開恩,夕食時分。汝與雲兒當好生叩謝皇恩才是。故,今兒個的晚膳,汝需多呈上幾樣拿手菜食。以討龍顏大悅。”
略頓,江采蘋斂色續道:“少時若無旁事,吾自喚雲兒早些回閣來,為汝打下手。吾不在閣中時,如陛下那邊傳來何話。亦或有誰人登門,小事汝大可做主回之,倘為緊要之事,即刻報知吾,可懂?”
彩兒點下頭,貌似欲言又止。江采蘋自知,彩兒實則是有點不情願。以往每次出閣,江采蘋鮮少有帶彩兒伴同之時,想來小有不甘願實也情有可原。然而這次與往稍有不同,由江采蘋的後話可知,此次江采蘋可是將整個梅閣的事兒全權交由彩兒暫代掌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