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1/4 頁)
婠婠笑著點頭,“妾身也替爺高興,府中人丁興旺,是最好不過的了。爺放心,等過了年,開春之後,兩位妹妹定會給爺添上兩個健康的小阿哥。”
胤禛聽了很是高興,晚膳洗漱之後,躺在床上的兩人一番耳鬢廝磨,芙蓉帳暖自是不必多說,轉天胤禛上朝,婠婠也起身去宮裡報喜。
德妃雖說也高興,可是一聽沒有烏雅格格,也就沒那麼高興了。太后則是高興的不得了,一個勁兒的誇婠婠賢惠,大度,婠婠多會哄人啊,一個勁兒地說是太后會挑人,一下子就有了,都是太后的福澤深厚。
兩個人你來我往互相捧得挺高興,可一旁的德妃就牙疼了。
總的來說,對於婠婠和胤禛康熙三十七年是個好年頭,一年很快的就到了年尾,府裡的兩個孩子慢慢長大,另外兩個的肚子也漸漸大了起來,胤禛在朝上受到康熙重用,而婠婠也從這一年裡獲得了不少的糧食和人手,尤其是原吳三桂手下的那個黃明,從他手底下收編的就有不少人。
可誰想十一月的時候,查出吏部右侍郎陶岱私帶貨物售給朝鮮,遂罷其職。
康熙對此十分惱怒,大罵眼皮子淺,吃裡扒外,總之康熙對於朝鮮的厭惡和警惕程度又上升了一個等級,他想,今天他們能夠唆擺和收買他的吏部右侍郎給他們私帶貨物,那麼明天就能收買其他大清官員為他們所用,簡直是其心可誅,其行可惡!!!
朝廷上下因著陶岱的事情戰戰兢兢過了年,生怕一不小心處了皇帝的眉頭,被罷官免職、好不容易過了年,三十八年正月還沒出,康熙帝以黃河、淮河等地連年潰決,下流地方時遭淹沒,雖耗費庫銀數百萬兩,多年仍無成效為由,遂決定第三次南巡,親自檢視河道,指示方略,並巡歷江浙,察吏安民。他諭戶、工、兵等部,南巡一切供應由京備辦,嚴禁沿途官吏借名科派,地方官員也不許饋贈扈從人員,違者均以軍法論處,百姓不必引避,有在駐蹕處告訐者以衝突儀仗例治罪。
第59章
康熙三十八年二月初三日,康熙帝第三次南巡啟行;皇太子胤礽監國;皇太后及皇子胤禔、胤祉、胤禛、胤祺、胤禩、胤禟等八人同行;於大通橋乘舟南下。
二月十二日,康熙帝舟泊桑園;命直隸巡撫李光地等往視漳河與滹沱河,如漳河故道可尋;即可開通,引入運河;如慮運河難容;即於運道之東別開一河,使之赴海。
二月十八日起,康熙帝只乘一舟,減少扈從,晝夜前進,往閱黃河以南各處堤防。
高家堰時間悠久,其中在高家堰十堡和十一堡之間有個叫侯二門的地方經常決口,康熙如今便來此巡查,發現河工敝壞,身後陪同的河督董安國、河道馮佑早就嚇得跪在當場,背後冷汗直流。
可還沒等康熙說些什麼,就聽轟隆一聲,十堡和十一堡之間的侯二門突然決口,夏季南方雨量豐沛,早就溢滿的河水瞬間就以不可阻擋之勢衝破了堤壩,將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的近處河工捲了進去,霎時就消失了蹤影。
康熙身邊的大臣和侍衛連忙護著康熙後退,所謂千金之子不坐垂堂,康熙離得不是很近,身邊又有人團團保護,按理說應該能夠平安退到無事的地方。
可誰知道,就在這時,眼看康熙就被一行護衛保護著往高處走去,身後卻傳來陣陣利箭劃破空氣的聲音,呼嘯著朝康熙所在而來。
康熙帝十分鎮定,他知道這是一個專門針對他的計謀,從他單獨前往勘察堤壩就開始了,也許不是高家堰,還有別的地方在等著他。身前的侍衛一層又一層的組成人牆堵在他的身前,刀光閃爍,應聲而響的是箭矢與刀刃撞擊的聲音,鐵器之聲不絕於耳,地上掉落不少羽箭。
康熙抬眼望去,只見水庫高處一行人,個個□□騎馬,身著漢服,白巾蒙面,挽髻戴簪,看上去氣勢,隊形整齊,應該是經過訓練的。
漢人?!漢人!!!
康熙看到頭髮才猛地回神,他們是誰?竟然未曾剃頭易服???
除了喊著反清復明的洪門天地會和白蓮教餘孽,到底是哪裡冒出來的這樣一支想要造反的漢人組織?康熙腦海裡不住的思索著,但精神絲毫不敢有些許的放鬆,他只見對面馬隊為首一人,看身形髮髻竟是女子,她接過身後遞給她的弓箭,抱住懷中懷中,懷中的孩子!!!
為首之人竟是一個女子,而她居然還抱著一個不過稚齡小兒在懷中,不知她低頭跟那孩子說了些什麼,那孩子直直的看向這裡,而那女子手中的弓箭也已經準備就緒,還沒等康熙想明白,她就只覺得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