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頁)
世的‘鄂而多斯’高原地區,這裡居住的是西漢時期遷移來的南匈奴部落,而魏國的邊軍在陰山和黃河渡口攔截不住他的部隊後,就在‘鄂而多斯’高原地區同南匈奴聯合起來抵抗。
但也是一退再退,幾次戰鬥都抵擋不住對方的勇猛,最後退到了黃河邊上,配合魏國主派來的討伐軍隊,終於集合了二十多萬大軍,在‘府谷’地區終於結陣立營,攔截住了這三萬人馬,可是當他們對面結營的時候才發現,對方那是什麼三萬,而是十幾萬人。
而這個時候紅蓮族的左右護翼萬騎和後衛萬騎,護送著全族近三十萬人口組成的中軍,卻還在千里之外的陰山跋涉,緩慢地前進著,本來任何種族的部隊前鋒突進,沒有後援,根本支援不住,可是紅蓮族卻不同,他們卻是越戰越多,雖然死亡不少戰士,可是當面對二十萬大軍的時候,竟然有十萬多人。
這些,當然是宋啟明搞出來的,他一路以戰養戰,將俘虜和能抓到的男女青年和孩子都變成了血奴,成為了紅蓮族人,所以越戰反是越多,之所以在這裡結營,而不是繼續衝鋒,是宋啟明想在這裡整頓一下新收的這些人,同時統一下各種物資和武器,等等後面的族人。
在落日的光輝中,站在中軍大帳篷前,看著前面在忙碌的族人,宋啟明不禁嘆息一聲,當日同柔然汗國的‘阿勒坦巴拉’可汗之妹,柔然五大統領的‘裕固’大統領一戰後,在對方的退讓下,宋啟明也是見好就收,他還保留著許多現代和平環境養成的習慣,不喜歡爭鬥。
所以在對方讓他不向北方發展,如果向南發展還給武器的誘惑下,答應了對方的要求,於是,在忙活了兩個多月,換了柔然送來的武器裝備後,宋啟明集合了三萬人馬,開始部落南遷和南下戰鬥,一路走來,魏國的邊防軍根本就不堪一擊,所以他才一路推進速度飛快。
在戰鬥中雖然收穫的血奴和血液、魂魄、元氣很多,可是對於如何煉成傳說中'血神經'的精華,號稱不滅的‘血魂珠’他卻沒任何的頭緒,所以雖然兵強馬壯,一路劫掠了匈奴和北方零散部落,但他卻高興不起來,這些,本來就不他真正想要的。
只有那傳說中可以不滅的‘血魂珠’才是可以讓他在這個世界自由生存的基礎,可是憑自己平靜地悟了兩個多月,試驗了許多方法後,都沒一絲頭緒,在無法可想下,他只有透過戰場的拼殺,透過對死亡和戰鬥的感悟看看能不能走出一條路來,所以才領軍一路南下戰鬥。
他不知道的是,柔然汗國的‘阿勒坦巴拉’可汗之妹,柔然五大統領的‘裕固’大統領在同他一戰後,回去同哥哥說了他的事情後,就派人邊送武器,邊暗中監視,而她自己則是閉關修煉起來。
同宋啟明一戰對她觸動很大,讓她明白了自己的弱點不足,所以閉關衝擊金丹去了,她畢竟有她哥哥給的全套修煉方法,只要肯努力,終究是可以走到自己期望的那一步,可是宋啟明卻沒人指點,只能憑藉一本書,然後自己去領悟,成不成,只能看他悟性和機緣了。
看著落日的餘輝,眼中全是兩個大營戰士的人喊馬嘶,草原民族的戰爭不同於中原,戰馬是主要的戰爭工具之一,所以草料和糧食一樣是戰略物資,好在現在是夏天,草原上別的沒有,草有的是,看著大家在勞作,可是宋啟明卻投入不進去,因為他正被如何領悟‘血魂珠’而煩惱。
和他同樣在看著兩家大營的還有大營遠處的兩個女人,準譜地說,是一個老年女人帶著一個十五六的小姑娘,兩人一身佛衣,顯然是佛教的尼姑,在落日的餘輝中,看了兩個大營一會後,那老尼姑嘆息了一聲,合掌唸了一句‘阿彌陀佛!’後才轉身而去。
走到一個荒涼的小山包後,兩人來到山包後一個明顯是剛挖出來不久的土凹前,那土凹近一人深,上面用樹枝簡單地蓋了一個半人高的窩棚,算是兩人的落腳地,等兩人進去後,就見這個三丈左右寬的土凹里正有一個二十多歲的妙齡尼姑,在一處通風的地方忙碌著做飯。
見兩人進來,忙站起來,合掌道:“師傅,您回來了,飯就快要煮好了,還要等一會,您和小師妹先休息一下吧!”
那個年紀小的尼姑蹦跳到她身邊,想伸手揭開過蓋看看,可是被她一手抓住,颳了下她的鼻子,那個年輕的尼姑笑道:“都多大人了,還這麼饞?等一會就不行了。”
那小尼姑不依地和她打鬧起來,那老年尼姑坐在一個粗樹枝和幹葉子搭的床鋪上,看著她們嬉鬧,面容慈祥,嘴角含笑,看了一會,見她們平靜下來,年輕的繼續做飯,年小的已經開始收拾起這個小土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