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老趙頭一噎,不知道該說些啥。
他本來是想著,自己說些這個,老二兩口子看樣子過的還不錯,到時候能不能幫襯一下。
這當爹的心那,就希望大家都過的好一些,一個不好了,過的好的,能伸把手,那不是大家都好了?
兄弟之間也能感情更深一些是吧。
可是被這親家指著鼻子說,當初分家的時候,只給老二兩口子分了兩畝地,還是不好的地,別的什麼都沒有,他能說啥?
沒想到梨花爹接著說了,“聽說當初梨花和女婿把自己分的房子都給了你們親家養老,那房子可是我女兒的嫁妝錢,這出嫁女兒的嫁妝,按照律法,我們孃家人是可以過問的。
只是我女兒遵守孝道,所以我這當爹的才沒有親自過問。
親家啊,知足常樂,才是長壽之道啊。”
把老趙頭氣個倒仰。
這個李老頭說啥知足常樂,是說自己不知足了?這是指著和尚罵禿驢了!
又那律法那一套來嚇唬人,欺負他不識字是怎麼的?
可是,老趙頭到底還是怕這‘律法’二字,加上當初那房子確實是兒媳婦的嫁妝錢蓋起來的,這一點兒也不能否認。
老趙頭忍著氣,笑著說道:“親家,我只不過是嘮叨嘮叨,今年確實是天氣大旱了,幸虧官府的老爺體諒咱們,給減了稅,不然這日子可真的過不下去啊。
唉,不說這個了,對了,水生,你們送去的中秋節的節禮,我和你娘都收到了,你娘看著很高興,只是以後可不要這麼浪費了,你們在鎮上也不容易。雖說是你們認識了有本事的人,可是人心隔肚皮,可千萬不要輕易輕信人那。”
“爹說的是,我記下了。”趙水生道。
老趙頭又問梨花爹,“親家,你這過來是幹啥來了?是中秋節的時候,請水生他們家去?”
“親家,中秋節是一家子團圓的日子,梨花嫁到趙家,就是趙家的人了,中秋節回孃家算怎麼一回事兒?”梨花爹說道:“規矩就是規矩,可不能壞了。我這是看女婿讀書不錯,所以過來指點指點他的。”
梨花爹也不怕老趙頭知道,反正這事兒是早晚的事兒。
“啥?水生讀書?這是咋回事兒?”老趙頭本來想從中秋節引來話來,讓趙水生兩口子家去的,誰知道竟然聽到這個不可思議的事情。
水生讀書?他,他會嗎?這不可能嘛。
梨花爹驕傲的說道:“這還不是我閨女的功勞,你家水生娶了我女兒,這幾年,我家梨花就每天教他識字,寫字,這不,就能讀書了,我再指點指點,到時候也考個秀才噹噹。”
拉倒吧!一聽考秀才,老趙頭心道,你這一輩子都在考秀才,可是到現在還不是沒有考上?把家裡折騰的夠嗆。不知道背地裡大家都在說你?
老趙頭苦口婆心的說道:“讀書啥啥不要錢?聽說這筆,這紙,都可貴了,還有那書,一本我們莊戶人家都買不起,水生啊,你可別瞎折騰,我們老趙家,祖墳上就沒有冒那個青煙,你這日子好不容易能過的下去了,可別到時候過不下去了。”
過不下去了,到時候要他們幫襯,那可怎麼辦?
老老實實的種地多好,起碼能保證有吃的。吃的少也不怕,總比沒得吃要好多了。
這親家這些年讀書考試,把家裡折騰成那樣,沒看到教訓那。
“親家這麼說,可就不對了,雖然現在花些錢,可是等真的考上了,那就是秀才老爺,見官都不用下跪,到時候還不用服徭役呢,地裡也可以免了稅,要是考得好,每個月還有米糧呢,都是官府送的。比種地不好多了?”
“那要是考不上呢,不就是白白花了錢了?”老趙頭可不信這秀才能那麼容易考上,你一個沒有考上的老童生,有啥資格說這個?
“只要功夫深,肯定能成的!”梨花爹堅定的表示支援女婿讀書考秀才。
“呵,親家說的是好,這要真的那麼容易考上,怎麼親家這麼多年都沒有考上呢?”事關自己的兒子,老趙頭說話也不客氣了。
“你!”被人戳到了痛處,梨花爹很是羞惱,打人不打臉,這老趙頭還專門撿臉打了!
見氣氛不好了,趙水生忙打圓場,“爹,岳父,我現在邊讀書,邊抄書,也能賺點錢養家,爹和岳父都不用擔心我們。”
李梨花也忙說道:“是啊,我現在也能接繡活,做完了一件繡品,也能賣些錢,如果相公讀書能讀出去,我辛苦一些也是值得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