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頁)
?如果沒有功夫就算了。”
李梨花想了想,說道:“如果是簡單的,倒是可以。”這錢還真是不經花,一下子又出去了這麼多,而且,她好幾個月沒有繡東西了,還有些不習慣。
劉大姐一聽,甭提多高興了。
“這不,年底了,那些大戶人家都要上香供佛,有些人家還別出心裁,不再是自己手抄佛經,非要弄什麼繡出一本佛經來,只是這大戶人家,到了年關的時候,事情也多,哪裡有這個功夫,可是不繡呢,到時候還丟面子,我想請妹子幫我繡一本佛經,價格上面好說。”
這種事兒也常見,以前在李家,她們姊妹幾個為了表孝心,都給信佛的祖母繡了佛經的,這繡佛經也有講究。
李梨花問道:“是個老人看得,還是直接供奉到佛主面前的?”
“我就知道妹子是個明白人,這裡面的事情也懂。這大戶人家啊,雖然說信佛,可是更求的是,要讓人看到,供奉到佛祖面前,只有佛祖知道,哪裡有給長輩們看見好?”
“這麼說,是個長輩看得了,那這字就要大一些,才好看的清楚。”
“正是正是,字大一些,繡的也方便一些,妹子接不接?這些大戶人家,為了表示孝心,錢可是不在乎的。”
反正送給長輩,長輩看了好了,賞的東西,比買這佛經的錢不知道要多多少。
也就是他們這些小老百姓,才會為這個幾兩銀子發愁。
最後,李梨花接了兩本的繡活,要用不同的字型繡出來,免得一樣的,以後發現了就不好了。
這對李梨花來說,不是什麼難事兒。比繡那屏風要容易多了。
繡花鳥魚蟲等圖,需要各色絲線不下幾十種,還要細細的描樣子。而繡佛經,不過是黑線一種,根本不用挑線。
這主要是考驗人寫字的能力,更不用說給繡下來了。
因為念佛的都是女人,這字就不用要那麼有氣勢,李梨花決定自己先寫出來打了底,然後再慢慢的繡出來。
李梨花對趙水生說,她反正閒著也是閒著,也已經歇息夠了,還不如再做一些針線活兒,她擔心的是,明年開春又有什麼突發的事情,弄得措手不及。
還是身上錢多一些好,這樣就不用那麼擔心了。
趙水生嘆道:“現在的我,好像一事無成。”
他都覺得沒有臉面了。當初見了寒門出身的臣子,聽他們說沒有功名之前,都是自家娘子一針一線給他們供出來的,他那時候還不相信。
現在自己親身體會,這才知道,事情還真是那麼個事情,如果不是自己有底子,為了讀書,哪裡敢還分出別的心思來賺錢養家?
果然,百無一用是書生那。
“張老闆想讓我在米鋪裡入上一股,我想和你商量商量。”趙水生說道。
☆、第三十九章 說親
“入股?乾股?”李梨花問道。
“自然是乾股,米鋪我不摻合,到時直接拿紅利。主要是我看張老闆這個人,還不錯。”
朝臣們入乾股,這些事兒當皇帝的時候,心知肚明。
李梨花說道:“你決定了,沒有什麼事兒,我也沒有什麼意見。需要多少銀子?”家裡的錢都是李梨花在保管。
“我也不想多佔股,用二十兩就成。”多了也不好,畢竟做生意的是張老闆。
二十兩,對他們現在來說,不算多。
光趙水生抄書所賺的,就不止這二十兩了。
對於拿乾股,李梨花也覺得可行,正當營生,不偷不搶的。張老闆是看上了趙水生以後的前程,說白了,就是指望趙水生有了功名後,能給他當個靠山。
既然張老闆是個靠譜的人,這樣做決定也不算錯。
拿了乾股,以後就是個長久的進項了,不需要他們去操心,都有銀錢進賬。
“那好,你什麼時候需要錢,我提前給你準備好了。”
李梨花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把那兩本佛經給繡好了。那時候已經接近臘月了。不過也是正好趕上,所以銀錢給的也不低,劉大姐這次真的沒有多賺多少錢只要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都給了李梨花。
李梨花一算自己手裡的銀錢,明年開春趙水生去參加秀才試,應該不成問題了。
而梨花娘也在這段時間什麼都不做,家務活由陳水蓮給幹了,做出了幾十個枕套。除了還上那二兩銀子的借款,也小有富餘。
李梨花怕自家孃的眼睛給熬壞了,所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