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3/4 頁)
雖然趙水生也給李梨花看過京城的訊息,但是也不是全都看過,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李梨花就很少看到了,趙水生也經常的外出。
趙水生嘆道:“也好,你和我一起去。”他們都是死過一次的人了,再死一次也不怕。孩子們這邊,不帶著,也是不想他們最後被捲進去了。
實際上,京城的情況還不容樂觀,現在的皇上,本來身體挺好的,可是在前一個月卻突然生病了,開始看著還好,但是隨後卻漸漸的病情加重了。
內閣這邊,溫如庭還勉強能撐住局面,但是如果時間久了,他恐怕也支援不住了。
如果事情真的到了那種地步,他還得先去找人,才能把情況給控制住。
到了二十七個月後,孝期已滿,趙水生要先一步出發,帶著李梨花,三個孩子等過後再聽訊息了再出發,趙水生對他們說道:“我這一會去,不知道是要到京城,還是要外任,所以你們先都在老家等著,我們先過去打點打點。”
大家都知道,即使有好的差事,也得先去看看情況。趙土生對趙水生說道:“二哥,你放心和二嫂先去,我會把幾個侄兒和侄女看好的。”
趙金生是已經打算在老家待著了,這事兒前一段時間已經說好了,其實京城的莊子就是不靠趙金生,也有人打理的好好的,不過趙水生也沒有吝嗇,在這邊又買了兩個莊子,直接轉交給了趙金生,這以後就是大房的產業了。
畢竟,趙金生要留在老家,京城那邊肯定是管不上了。
趙水生在這邊又買了兩個,也是給趙金生吃定心丸的意思。
在京城的那幾年,趙金生不管怎麼說,把那莊子管的也很好,趙水生不喜歡佔別人的便宜,所以另外補償了趙金生。
趙金生說道:“二弟,大哥知道你的好,大哥不說別的,以後這老家這邊,我就守著了,人都要有個根,不管你們走到哪裡,都會記得這裡永遠是有人等著你們回來的。”
這些年,趙水生對他們的好,他心裡也清楚,並且因為年輕的時候,還起過不好的念頭而感到羞愧。
他也和佟氏說了,要留在老家,他自己沒有什麼本事,到了京城,也是給二弟那邊添麻煩,現在兒子都已經有女兒了,再過去跟著算什麼?
爹已經不在了,就是為了每年清明的時候,能給老人家上墳,他這個當老大的也該在老家守著。
他在京城,也聽說很多大戶人家,都是留了一房家人在老家的,守著祖宅,不讓祖宅沒有人氣。
他沒有什麼大出息,這一點也能做到,讓他的子孫在這裡繁衍起來。
趙水生說道:“有大哥這句話,我就放心了,以後瑾哥兒他們要回來科考,我也不用擔心這邊沒有人了。”
學子們科考,都是在原籍的,所以瑾哥兒他們要是要考秀才之類的,也得回到老家這邊。
而趙土生,則是繼續跟著過去京城。他以後是管鋪子的,家裡又有了老大,他就沒有必要還在老家守著。
一切安排妥當,李梨花有跟楚楚單獨說了半天的話,留給楚楚一個匣子。讓她隨時都帶著,她和趙水生就帶著護衛們輕裝上陣了。
要說騎馬,李梨花也會,不過騎馬是很累人的活兒。
趙水生的身體也受不住,所以還是做了馬車,只不過這馬車專門精修了的,用的馬也是良馬,速度就非常的快。
在這途中,趙水生安排了另外四輛馬車也朝不同的方向駛去了。李梨花說道:“你擔心京城有人打我們的主意?”
所以另外安排了四輛馬車,也是防著那些人對他們下手。
趙水生點頭,“我懷疑皇上的病有人下了手,可見是有人想換個皇帝了。”只怕京城被控制住了,那就不好辦了。
李梨花說道:“你是不是要找大夫帶過去?”皇上既然病了,太醫院的太醫治不好,那麼說明太醫院也被控制了,只能是從外面找。
趙水生說道:“人我已經在半路上帶來了,混在家丁那邊,這人是跟著出過海的,在番外也學過不同於咱們這邊的醫術,還能給人開腸破肚,我把人找過來,然後給他講了皇帝的情況,他也有把握把人給治好。”
這邊的太醫和大夫,誰也不會開膛破肚,據這位神醫說,在外番很多地方都已經用了這個法子,治好了不少疑難雜症。他聽了趙水生講的病人的情況,已經大概知道病人得了什麼病。
是吃了不利於身體的病,在肚子里長了個瘤子,只要把這瘤子給割下來,然後縫合好了,就能把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