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第4/4 頁)
玄說道:“世間看修行人。應是求生死超脫,不求功名利祿。若結交貴人,受其供養,等於受其恩,必然要有所回饋。尊者。若你是一介權貴,我受你供奉。來日你有求於我,要我用法力害人。那人無所謂無辜與否,但我拿人手短,不好拒絕,那該如何?”
諦聽想了想,說道:“世間事。當世間解。若受人供養,得其好處。理當有所回饋。但修行界有戒律,人世間也有律法。出離世間當從修行戒律,入紅塵世間當守人間律法。他有所求。若為善事,理當幫助。若所求為惡,當好言相勸,勸他打消這念頭。不可為虎作倀。”
師子玄說道:“尊者如此說,不過老生常談。我所說不是修行人如何。而是世人如何看待。常人眼中,修行人超脫生死,應守道德規,但出入廟堂,受朝廷敕封,未免有些‘俗心過重’,會讓人疑法,懷疑法子。”
諦聽乾笑一聲,說道:“你這問題問的可是太刁鑽了。古來多少仙家佛菩薩化身行走世間,就如你所說,領帝王敕封,受人間供奉,若你這麼說來,他們都俗心過重啊!”
師子玄呵呵笑道:“沒有,沒有。我自然不是這個意思。”
諦聽說道:“你說沒這個意思,但我聽的出來。你也很不理解。哎,說實話,在我看來,俗心是沒有,但私心還是有的。”
修行證道仙佛果位,還會有私心嗎?當然是有,若無私心,何談慈憐,何談慈悲,又何來普渡。
諦聽如此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曾經一個傳法菩薩,立願要傳佛法於世,度百千二十萬人入佛國土。
百千二十萬人,這可不是個小數目,但在諸天世界中眾生算來,只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度人出輪迴,就要讓其聞法,聞法之妙,生向道之心,才能潛修善法,做好人,累善積功,增福增德,才可脫離輪轉。
於是這菩薩就化身入世,做一行僧。一世高壽九十九歲,命盡歸天之時,度人幾何?
不過百二十人。
出離輪迴者幾人?
唯四人!
菩薩歸天覆位,反閱這一世經歷,幾多無奈,自己也曾反思,自感佛法講聞與世人,並無有誤,為何悟道者如此之少,而聞法向道卻不修德行的,卻佔大多。
菩薩有疑惑未解,就去請教一個清福居士,直接開口問道:“我欲度人出輪轉,一世入世,度人寥寥,難盡其功,你也是自紅塵出離而來,從迷至醒,必有所悟,可否教我一個辦法,能讓更多的人聞法入道?”
清福居士想了想,問菩薩道:“菩薩啊,敢問你是如何傳法的?”
菩薩說道:“以身作則,以一世化身修為行止,為世人表率。”
清福居士聽了,不由笑道:“菩薩啊,原來是這樣。但這樣做不能說沒用,只是效果會很差。菩薩行走世間,以身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