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4/4 頁)
能超脫輪轉?”
羽衣仙人道:“你這是求道嗎?你因何求道?”
年輕人道:“唯知苦向樂。”
羽衣仙人道:“好。這是你修行發心,也是你修行起點。修行人。都有道號,我為你取一個道號如何?”
年輕人喜道:“仙家所賜,如何不授?還請老師賜名。”
羽衣仙人道:“我與你有點化之緣,卻無師徒之緣。你迷情難脫,幾世輪轉,神識不消。如今因情苦自知,如此生出離情修行之念。我便給你取個號,喚作‘逃情’,你看如何?”
年輕人心中默默品唸了一下。點頭道:“逃情……好,就叫這個道號。昔日輪迴種種我非我,如今唯有逃情歷世!”
這年輕人得了道號,心中將這羽衣仙人視為老師,便隨羽衣仙人修行。
羽衣仙人帶他修行。並沒有傳他什麼仙法道術。
羽衣仙人說:“若說修行。要知道什麼才是修行。修行,修行,修的是自己的行止,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並做到表裡如一,並且日日如一。如此才能談得上修行。”
逃情問道:“老師。那我應如何修養自己的行止?”
羽衣仙人道:“入世訪賢。這世間,一切道法,莫過於自然。自然無分善惡,但人心有善惡。如此人間法。便有善法惡法之分。雖實際無別,但因人心不同,而法成善惡。
你想入道尋本我而超脫輪轉,需近善遠惡。但紅塵世間。入世行走,一應善行。很容易被人欺負。所以你要這麼做。心中守善念而不失,行善道的同時,也要學會在世間保身的本領。我給你一個建議,你去向世間的賢人問道。問的不是大道,而是每一個人為人處世之道。莫問他是善是惡,但問他心中的堅持之道,你不必都去認同,但可以留作印證。”
逃情問道:“我明白了。多謝老師指點修行之道。可是老師啊。這天下誰人才是賢人?我如何訪賢?”
羽衣仙人道:“這世間能稱為‘賢者’,少之又少,的確難尋。但此賢非比賢。而是取長處為賢。你若有一顆能夠明白正邪,觀通善惡的眼睛,則這世間處處是賢人。”
逃情問道:“老師。那我如何能夠練就這樣的眼睛?”
羽衣仙人道:“無他,觀人如我,唯心所見。”
逃情若有所思,聽明白了羽衣仙人的意思。
羽衣仙人道:“入世訪賢,就是你修行之道。我在這裡等你三十三年,三十三年,你應該修行有成了,再回山來。”
逃情叩謝了羽衣仙人,告辭離山。去了人世間。
逃情此世已無牽掛,數世記憶未消。入世遊歷,卻是手到擒來。很快做出了一番事業。
羽衣仙人讓他訪賢,要他有一顆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