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第4/4 頁)
道友,我知道這個故事還沒有講完,你能告訴我最後如何了嗎?逃情是否修行有成,逃晴又是否入了輪轉?”
第220章出神觀景證心意,強搶民女世事奇!
師子玄問了一大堆問題,元清小道童卻是嘿嘿笑了兩聲,說道:“不說了。//【更新】我說了這些已經夠多了。話說回來,我是給你講故事,你怎麼這麼多問題?”
師子玄笑道:“若沒有問題,你這故事不是白講了嗎?”
元清小仙童說道:“我只是說個故事,你聽了就是了。不要問我。想知道後面的故事嗎?等別人講給你聽吧。”
小道童說完,嘿嘿笑了兩聲,轉身就跑了出去。
師子玄愕然,這小道童還真是,又是故事講一半,把聽故事的人興致挑起來了,他竟然斷更了!
逃情和無始仙人的故事,師子玄如今卻是聽了兩段,但都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但完整的,那就是故事,有缺憾的,才是人生。
出神觀景,聽了“百年故事”,對師子玄來說,還真是一次機緣。因為逃情這百年修行光景,他也體悟了,雖然不一定與逃情一樣,但也融入了自身的印證,等同於經歷了第二段人生。這是難得的見知。
元清小道童給他講了這麼一個故事,用意為何,師子玄不清楚,但想來是沒有什麼惡意,甚至是有相助之意。
元清小道童走了。寒山大師卻仍在,含笑道:“這位小道友可不一般啊。他講的故事,貧道可講不出來。”
寒山大師這是什麼意思?這是在說自己的修為不如元清小道童嗎?
很有可能!
因為元清小道童能夠攝神觀影,讓師子玄直接入虛無幻境,“看”了逃情的百年修行經歷。而寒山大師只是給師子玄講了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故事。是用口述,他不能讓師子玄“看”一遍善財童子參訪賢德的經歷,這就是高下之別。
當然,是不是高人。看的不是神通高下,而是德行。寒山大師可能沒有什麼神通,但依舊被人敬重,德名滿天下。
寒山大師又道:“原本想要助你修行,但卻被這位小道友代勞,貧僧卻不能再做多言,卻是慚愧。不知小友還有何事,能讓貧僧幫忙?”
師子玄笑道:“不必了。我也沒什麼好求的。況且我只是隨口說說,動動嘴皮子。何來讓大師費盡心思多想多念?若大師執意如此,那不如給我尋一個好座位吧。這次水陸法會,可是熱鬧的很,恐怕到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