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3/4 頁)
“誰人如此清楚西域的事?”
風過庭答道:“告訴我的人是西都正二品的大官宗楚客,他與阿史那忠節私交甚篤,後者有起事來都找他商量,他現在準備動身到西域去,看可否擺平娑葛和阿史那忠節的紛爭。”
第八章 釐定路線
龍鷹道:“吐蕃因何要出兵助阿史那忠節?”
風過庭道:“在下聽到吐蕃兩字,連忙查根究柢,可是宗楚客卻語焉不詳,只說吐蕃發生叛變,吐蕃王在一場宮廷鬥爭內被殺,但真正的情況卻不清楚。”
龍鷹登時如墮深淵,失聲道:“甚麼?”
萬仞雨明白他的心情,道:“我們必須改變行程,立即趕往吐蕃去。”
風過庭道:“雖然行程變得落入敵人的計算裡,但再沒有別的選擇。”
龍鷹瞬即回覆冷靜,道:“不!直撲吐蕃,等若燈蛾撲火,未到吐蕃已給人宰掉。我們仍依原定路線,到蒲昌海後才南下,設法越過阿爾金山,進入吐蕃。”
萬仞雨道:“這不失為權宜之計。”
轉問風過庭道:“宗楚客認為娑葛是怎樣的一個人?”
風過庭道:“娑葛有謀有略,野心極大。其弟遮弩則驍勇善戰,兵力達二十萬之眾。現在娑葛的牙帳設在碎葉城,叫大牙;又以伊麗水流域的弓月城作為小牙。如果不是突厥人勢大,恐怕娑葛早四出攻掠,現在則只是以搶掠為主,好壯大實力。”
龍鷹思索道:“這麼說,娑葛該如孫萬榮般,是突厥默啜的眼中刺。吐蕃攻打娑葛,會否是與默啜有關係呢?”
風過庭道:“如果你猜測無誤,吐蕃的內亂,該亦直接與默啜有關係。”
萬仞雨道:“默啜既可在我們的地方佈下大江聯,當然亦可對吐蕃使用同樣的策略。”
此時飯菜來了,但三人都失去了心情,食不知味。
原本一切盡在掌握中的感覺,消失得無影無蹤。
龍鷹苦笑道:“真恨不得能脅生雙翼,立即飛往高原去。”
兩人只要想想橫空牧野和美修娜芙生死未卜,便清楚他此時的心情。
龍鷹倏地起立,道:“我們今晚走!”
兩人呆瞪著他。
龍鷹又坐下來。頹然道:“當我沒說過吧!”
沒到過西域的人,要到身歷其境,方曉得山川形勢的險惡、道路的艱難。龍鷹三人告別長安,依計劃朝西北走,晝伏夜行,一路上無驚無險,到最後,已忘記了或許正在虎視眈眈的敵人。
除了上路的最初數天,龍鷹心焦如焚的波動情緒平復下來,變得冰雪般冷靜。魔種發揮著應有的作用。
他們渡過黃河,經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出關進入半荒漠的地域。
天氣轉熱,他們在一道大河旁紮營休息。千里空寂,除陪伴他們的稀疏樹木外,不見人蹤。
雪兒等六匹馬兒,聚在河灘喝水吃草,他們則坐在岸旁石上,分吃乾糧。
左方地平線遠處。是連綿不絕的高山峻嶺,隱見雪峰,右方是無盡的平地。高掛天上的太陽,把荒漠的各種色彩。渾融在眩目的白光裡,遠處的景物變得模糊不清。
萬仞雨指著南面的山脈道:“如果我沒有記錯,山脈裡那高聳出來的白點,該是大雪山。峰頂終年積雪,沒有人能攀上去。山後就是吐蕃人的高原。”
龍鷹嘆了一口氣,那種可望不可即的感覺。令人難受。
風過庭道:“要到出關,方明白我們是如何愚蠢。只要敵人曉得我們是到吐蕃去,就能以逸代勞地在我們的必經之路攔截我們。最不利的,是到現在我們仍未摸清登入高原的路徑。還要去問人。”
萬仞雨遙觀南面重重險阻、延綿不絕的崇山雪嶺,苦笑道:“由於我們的本意是先到龜茲去,忽然改變行程,思慮不周,致進退失據。聰明點該是改由長江的上游入吐蕃,會有把握得多。”
嘆口氣續道:“現在我們是被高山和沙漠重重圍困,不過比起塔克拉瑪干,其他沙漠只是小兒科。”
風過庭朝西看去,道:“前面是甚麼地方?”
萬仞雨道:“我到且末城去,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當時的精神專注在刀道的修行上,記憶已很模糊。不過,如果記憶正確,這個方向會到達蒲昌海的大草原區,而眼前的大河叫疏勒河,西南則為庫姆塔格沙漠,沙漠南端是延綿的阿爾金山。咦!我記得好像有人說過,阿爾金山裡有峽道,可穿越阿爾金山,抵達青海。”
風過庭大喜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