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第3/4 頁)
規則的從想不到處生長延展,從枯死裡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不屈從於沙漠的惡劣環境,教人感到胡楊歷盡滄桑的奇異生命。
萬仞雨看著對岸的胡楊樹,讚歎道:“本地人對胡楊樹有‘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腐’的推崇之語,或許誇大了少許,卻該離實況不太遠。”
風過庭道:“在這人間仙界般的地方,住一輩子也不會厭倦。”
萬仞雨道:“難怪少帥他們最後選擇遠遊域外,原來美景是永無窮盡的。”
龍鷹道:“我們給牧民發現了。”
兩人循他目光瞧去,數騎從遠處朝他們奔來。
五騎呼嘯而至,片刻抵達河岸,勒馬停定,隔河打量他們。對方一式牧民打扮,腰佩馬刀,年紀最大的亦不過三十,最年輕的一個頂多得十二、三歲,稚氣未除,卻比其他成年人神氣。
年紀最大的牧民,忽然舉起兩掌,掌心遙向他們,喊了句他們聽不懂的土語。
萬仞雨低聲向兩人道:“他在祝願我們平安,是陌生人見面的開場白。”接著也舉起兩手,重複對方說的話。
接著對方垂下左手,右手按胸說了另一句話。
萬仞雨指指東方,回應另一句話。
五人由大至少,同時露出輕蔑的神色,還發出嘲弄的笑聲。
風過庭道:“你說了甚麼?”
萬仞雨一臉疑惑的道:“他問我是從哪裡來的,我告訴他是從大唐國來,不知有何好笑?”
年長的牧民又隔河喊了一串的話。
萬仞雨嘆道:“這幾句我全聽不懂。上次來有嚮導帶路。”
龍鷹忙以突厥語道:“你們有人懂突厥話嗎?”
教他們意想不到的是,五人忽然斂起笑容,目射敵意,最年輕的小夥子更把手按到刀把去。
年長者以生硬的突厥話應道:“你們是突厥人的朋友嗎?”
這句話三個人都聽得懂。
龍鷹知機的道:“我們不但不是他們的朋友,還是他們的敵人。”
五個牧民容色稍緩,年長者道:“那你們是誰的朋友?”
龍鷹心忖塞外的遊牧民族,自有一套他們的規矩和生活方式。年長的牧民該是五人中最有身份地位的人,所以只由他說話,其他人不會插嘴。而遇上陌生人,則有一套互致問候的方法,說話的內容也沿襲著某種固定的模式,以之區分朋友或是敵人,以問話得到判斷對方的機會。
龍鷹更曉得一個說話上的失誤,極可能是拔刀子的局面。忙道:“我們是你們的朋友。”見對方沒有絲毫歡容,連忙加一句道:“也是吐蕃人的朋友。”
這裡地近吐蕃,當與這些遊牧民族較為親近,理該與吐蕃人有點關係,所以亮出吐蕃的招牌,碰碰運氣。
風過庭也以吐蕃語道:“我們帶了絲綢來送給你們。”
年長牧民仍是神情肅穆,突改以比突厥語流暢得多的吐蕃話道:“你們的吐蕃朋友是誰?”
龍鷹硬著頭皮以吐蕃語道:“是吐蕃的橫空牧野。”
五人齊現驚異之色,但卻敵意大減,使三人知道碰對了。
年長者再右手按胸,道:“我叫巴達。”接著逐一說出其他四人名字,每當他叫出名字,被介紹者都以右手按胸,神態變得非常神氣,顯是以自己的名字為榮。
龍鷹三人亦以他們的方式,介紹自己。
互相報上名字後,氣氛大有改善。
巴達道:“你們可否以天做證,沒有說謊?”
龍鷹仰望天上飄過的一朵白雲,指天道:“我龍鷹不但是橫空牧野的朋友,還是他的兄弟,如有說謊,上天會懲罰我。”
五人同時動容。
巴達一聲呼喚,五人催騎下河,涉水而來。三人往後退開,騰出空間讓他們登岸。
他們一邊渡河,一邊朝雪兒等打量,還交頭接耳的說話。
巴達首先登岸,敏捷的躍下馬來,往龍鷹走去。
龍鷹正不知他想幹甚麼時,他已一把抱著龍鷹,道:“橫空牧野的朋友,也是我們呼倫族的朋友。”接著又與萬仞雨和風過庭擁抱。其他四人也來與他們進行擁抱禮,絕非虛應故事,而是充滿熱情,氣氛轉趨融洽。
眾人在河岸圍地而坐,等到萬仞雨取來其中一匹絲綢送給他們,果如萬仞雨所料,巴達等露出喜悅神色,把絲綢傳來看,愛不忍釋。
萬仞雨以吐蕃語乘機問道:“剛才我們說是從大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