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第3/4 頁)
龍鷹看看風過庭,又看看他肩上的鷹兒,轉向萬仞雨道:“我們終弄清楚公子傷心往事的來龍去脈,萬爺有何看法?”
萬仞雨苦思片刻,搖頭道:“我的腦袋一片空白,這種事你比我在行。”
龍鷹道:“眉月既是通靈的神巫,會曉得一些我們不知道的事,她有點像席遙,因能與死去的幽靈溝通,故對輪迴轉世深信不疑,不像我們般純憑猜估,疑幻疑真。”
風過庭道:“理該如此。”
萬仞雨道:“她既是通靈的人,大可透過卜筮,預知公子會浪子回頭,何用出此絕策,了結自己的生命?”
龍鷹拍腿道:“此正為關鍵所在,正因她是通靈的人,所以從開始已知此生與公子無緣,只能期諸來世。”
問風過庭道:“你和她有過身體觸碰嗎?”
風過庭道:“的確沒有,包紮傷口,都由她的侍婢去做。事實上她從沒有向我表示愛意,永遠是那麼冷冷淡淡的,但其中又包含著無限溫柔,無微不至的關懷。事後回想起來,尤令人肝腸欲斷。”
龍鷹大喜道:“這就成了,若我們現在去找她的族長來問,包保他告訴我們對她的任何碰觸,都是褻瀆神靈的事,所以她只能期諸來世。如小弟的猜估正確,整個自盡、投胎轉世、再生都是由她一手策劃。所以你定會很容易找到她,與她再續前世未了之緣。”
萬仞雨道:“最水到渠成的情況,是她於自盡後立即轉投同一草原同一族另一個初生嬰兒體內。如此便有線索可以根查,看在那幾天內,有多少女嬰出世。唔!她特別將玉針交給你,說不定玉針等若盧循為自己寫的《自傳》,接觸後會像席遙般甦醒過來,曉得自己是盧循的輪迴轉世。”
龍鷹道:“萬爺所言極是。你奶奶的,我們立即晝夜不停的趕往大理去,找遍該區十六歲以下的小姑娘,保證事情輕易至令你不敢相信。”
風過庭雙目射出熱烈神色,恨不得背生雙翼,直飛往洱西平原去。
三騎一鷹,日夜兼程的朝洱海區趕去。
他們過姚州都督府而不入,朝目的地賓士。姚州都督府絕非有堅強防禦力、城高牆厚的要塞,遠遠望去,土城一座,只有四角的箭樓高起三丈,還算像點樣兒,看規模,住民該不到一千戶。
姚州都督府是大周朝在洱滇區最前哨的基地,且還是近幾年在吐蕃退兵後重開,軍力薄弱,比對起六詔的強大,只有象徵性的意義,而縱然大周軍兵力強大,對上驍勇善戰的烏蠻人,據以往的經驗。仍是猛虎不及地頭蟲,輸多贏少。
洱滇區又多沼澤瘴氣,一不小心,誤闖瘴氣瀰漫的險域,一隊軍隊可亡沒過半,更添征討的困難。
雲南又稱南中,早在春秋戰國時,南方的楚人便經略南中,此後每逢戰亂,均有大批漢人遷入南中避亂,他們與當地的土著通婚融混,逐漸形成洱滇區多種族和多部落的情況。所謂烏蠻和白蠻,只是一個權宜的泛稱,並非兩個種族。真正的情況,正如橫空牧野所描述的,各包括了以百計的不同部落和種族,除烏蠻和白蠻外,還有金齒、黑齒、茫、朴子、麼些、和、望、尋傳、施、順、裸形等族,由於各據山川河谷,不相統屬,文化發展不平衡,風俗習慣有異,令洱滇區的形勢更趨複雜。
大抵上白蠻居處,集中在洱海和滇池周圍沃土千里的湖岸平野,烏蠻則分佈於廣闊的山川地帶,仍保留部落式的生活。
急趕五十里路後,三人在一處山頭休息。洱海已在百里之內。
三人坐在山頭高處,遙觀洱海的方向。丘巒在前方七、八里處,被平緩的山野和平原替代,夕陽斜射下,茫茫大地無盡地延展,直至天際的極限。
龍鷹又發奇想,道:“整件事是愈想愈實在,我感到我們對眉月的臆測,雖不中亦不遠矣!”
萬仞雨道:“小子又想到甚麼呢?”
龍鷹向風過庭道:“公子不是說過她膚色蒼白,帶著一種奇異的病態美嗎?”
風過庭點頭道:“的確是這樣子,那感覺非常強烈,使她更具我見猶憐的風姿。”
龍鷹道:“試回想一下,當你返回洱西平原,見到族長,他對眉月的早夭,神態上有否顯露懷疑?”
風過庭道:“當時我像聽到個晴天霹靂,整個人虛脫了似的,飄飄蕩蕩,縱然族長要殺我,怕亦忘掉反抗,哪還曉得族長的神態或反應?”
萬仞雨道:“他有問及你和眉月間的事嗎?”
風過庭搖頭道:“好像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