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4/4 頁)
朱棣根本沒往淮安走,而是繞過洪澤湖,直接去了揚州。氣得眼前一黑,踉蹌了幾下,才在一眾副將的攙扶下站穩身形,顫抖著說了一句:“快,援師揚州!”
可梅殷這句話說得太晚了,當他率領援軍才走了不到一半兒的路程,就接到戰報,朱棣大軍已經攻進了揚州。
梅殷這次是真的直接從馬背上栽下,暈了過去。
其實按道理說,揚州是應天的門戶,揚州城破,應天可就是囊中物了。這麼重要的州衛應該有重兵把手,難以攻陷才對,據城固守頂個四五天等待援軍不會是什麼太大的問題。
但梅殷不會想到朱棣攻陷揚州城,根本就沒有動用一兵一卒,而只是隨便耍了點小手段,揚州就不攻自破了。
原來揚州城的監察御史汪慎懷和守將葉順本來就不合。葉順是揚州的守將,管理揚州的一切軍務,而監察御史是朝廷派來監視他工作的,而且還要隨時向朝廷彙報。
兩人職位上雖然沒有任何交集,但從上任開始就因為各種意見不統一而明爭暗鬥。
汪慎懷是黃子澄的門生,當然是忠於朝廷,忠於老黃的。但葉順以前是大將沐英的部下,跟著沐英出生入死,現在到揚州做個小小的守將,還得處處看那個破御史的臉色,本來就一肚子火。而正好朱棣麾下大將沐晟、沐昂都是沐英的兒子,他們一出面,葉順二話不說就直接倒戈投到了朱棣這邊。
於是,朱棣的大軍到達揚州的第二日,葉順就殺了揚州御史汪慎懷,舉城投降。
拿下揚州之後,朱棣又一鼓作氣攻下長江以北數個城鎮,把大營立在正對應天的平通港。旌旗蔽天,聲勢逼人。看得應天的文武百官人心惶惶,手足無措。
朱棣在江邊與水師都督李濬商議完渡江事宜,準備回大營找主將們討論之後再做定奪。可找來找去都不見了朱高熾。問了守衛的兵士,才得知他出了大營,去了碼頭。
朱高熾與潘安並肩站在岸邊,看著緩緩奔騰的長江,轉身將手中的包袱遞給他。
潘安疑惑的看了一眼那個包袱,並沒有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