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1/4 頁)
緊多放幾個耗子夾,將它們一個個全逮了。”
仲勤與季秋都嘿嘿地笑了起來,他們喜歡聽這些講過許多遍的舊事。
韋老二接著道:“我那時和你們大伯分家哪有咱家這麼些東西,也就是兩袋糧、幾個碗盤,各自兩畝田兩畝地,外加一小塊菜園,為了讓你們吃飽飯我不顧你們爺奶的阻攔去煤窯幹活。當時那煤窯簡陋,幹活兇險得很,幾乎每個月都要死兩三個人,可不像現在,一年死兩三個人都把大家嚇得不敢去。慶幸我命大,在那樣擔驚受怕的地方幹活不但沒死還掙了錢將你們四兄妹拉扯成人了。更慶幸的是,東家因我探得一塊好煤窯待我不薄,給了我一大筆,當時置辦了好幾十畝肥田哩,沒想到為了治病賣了一畝又一畝,如今只剩十二畝了,不過相比村裡其他人家,仍是最多的。我說這麼多的意思就是……咱家雖個個是泥腿子,算不得什麼有錢人家,但不缺衣不少食,你們四兄妹從小沒捱過餓,都是命大有福氣的。瞧,這一屋子的東西,這桌上的錢,你們分了家後可得節儉著過,不要大手大腳亂花了,好生做買賣,好好過日子。如里正大人所說,你們要謹記五個字——家和萬事興,即便分了家,也要互幫互助,咱們不管分成幾戶都是一家子。”
韋老二說了這麼多,仲勤和季秋、小妹聽得都紅了眼眶,覺得他們爹孃真是不容易,如今要分家他們心裡多少有些不捨。小妹想到自己再過兩個月就要嫁人了,一串眼淚不小心流了下來,她趕緊抹了去,生怕被人瞧見。
里正咳了咳,道:“時辰不早了,早些分了吧。我與你們的爹已經商量好了怎麼分,現在由我一條一條地說,滿意地話你們就搬東西,不滿意的地方提出來,咱們再一起仔細商量。”
里正見大家無異議,便拿出一張紙,照著上面念道:“分戶與房屋:韋老二家有三個兒子一個小女,分成四戶,韋老二與姜氏及未嫁小女一戶,韋大貴一戶,韋仲勤與金氏一戶,韋季秋與楊氏一戶。待小女出嫁後,小房歸韋大貴所得,韋仲勤與韋季秋各自得新婚小屋,東屋由韋老二與姜氏所得。商行因韋大貴沒有出力,無所得,韋仲勤與韋季秋各得一間。”
里正端茶杯喝了一大口接著道:“田地與糧食:每戶各分得三畝田、一畝地、兩分菜園,雀兒山的山頂分成東南西北四面,四戶各得一面小山頂。糧食只分三戶,因韋大貴在外不耗糧食無所得,稻穀每戶分得五百二十斤、小麥每戶一百零二斤、芝麻每戶十一斤、菜油每戶三十斤、花生每戶十六斤、紅薯每戶五斤。”
里正唸了這些抬頭瞧瞧大家,見大家臉色正常,他又低下了頭。其實這個時候楊梅兒心裡暗喜呢,原來家裡有這麼多稻穀和小麥啊,從這個時候到夏季收早稻才半年的時日,那可是頓頓都能吃個十分飽,根本不用算計著袋裡的糧食過,這不就是敞著肚皮吃麼!可想到分到自家只有三畝田、一畝地,兩人是夠吃了,待生了一堆娃後,那和別家少田少地的境況沒啥區別啊,娃兒一生豈不就要越過越窮?
忽然,她想到還有“嫁娶行”啊,她守著鋪子賣嫁娶必需品,季秋張羅迎親隊,能掙不少錢哩,有錢還怕沒糧食吃麼,大不了揣著錢去買就是了。
而此時的金恬卻在想,家裡要辦“車行”本就忙,她又懷了身子,家人不讓她幹活,那三畝田一畝地還有菜園要是都由仲勤來幹就太勞累了。她不想看到仲勤每日那麼辛苦,尋思著還是要僱一位長工打理那些田地較合適。
里正瞧了瞧桌上的錢,意思是要分錢了,這可是大家都比較關注的。里正與韋老二、姜氏一起數著錢,分成了四疊,之後里正就開始分了,“紋銀銅板與雜物:每戶分得三兩銀子及一百二十文銅板,韋大貴的由韋老二代管,賬本在這兒,你們可以細查。雜物太多,我就不細說了,韋老二和姜氏已經把鍋碗瓢盆、臘肉、吃食、鹹菜、小缸、瓦罐以及柴火、農具都分好了,你們各自搬過去就成了。不知你們……對這種分法滿意麼?”
仲勤和季秋都點著頭,金恬也微微笑著,楊梅兒心裡挺矛盾,見分了三兩銀子和一百二十文銅板她有些吃驚,她以為她和季秋成親家裡借了不少錢,因為她孃家得了豐厚的彩禮錢。她尋思著二嫂賣、賃黃包車和家裡賣炭的錢除了還債後沒剩多少了,畢竟一般人家娶門親都會欠下一屁股債,得還好些年才能還清。她沒想到家裡竟一文債都沒欠,分家能分這些多銀子和銅板。
可是她覺得不質疑一下二嫂管的這些錢不妥,難道二嫂說家裡有多少錢就是多少錢麼?賬本她又看不懂,哪怕二嫂記了假賬誰又曉得呢?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