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2/4 頁)
寫得是,岳父(父親)。
*****
“太妃殿下清醒了,讓您過去呢。”
“好。”
姜璐璐處理了門口的鬧劇後便回了屋子,並不清楚太妃是真暈還是假昏,算算時辰,太妃也該醒了。
“我隨你一起去。”
“想聽太妃殿下表揚我?稱讚我?”
姜璐璐在炕上膩歪了很久,去見太妃自然要重新梳洗,又換了一身衣裙,帶上手鐲,揚眉道:“我想你可能會失望。”
“為什麼?”
“太妃殿下和秦王殿下一是沒空管我,二是我的處事方法同他們速來行事的方法太過不同。”
姜璐瑤塗上胭脂,對著鏡子映出的趙鐸澤飛了媚眼,“他們會認為太殘忍,太囂張,太蔑視人命,不賢惠,不善良,甚至不夠謙和溫順。”
秦王府早就沒有了當初的跋扈,囂張,秦王一直躲著麻煩走,以文弱,低調拉攏人心。
趙鐸澤扶起姜璐瑤,為她扶正釵環,“既然如此,我更應該隨你一起去。”
“看我被訓斥?”
“不,保護你。”
趙鐸澤握住了姜璐瑤的手腕,“有我在,縱使是祖母也別想苛責你。他們不認同你,我認同。”
沒有人比姜璐瑤處理得更妥當了。
光靠讓,忍,施恩是無法為秦王府贏得尊重的,今日不重重處理這件事,明日還會有更多的麻煩事情上門來。
“欺軟怕硬,人之本性。”
姜璐瑤低聲說道:“不管他們怎麼說,我都不會改變行事的原則,任何人別想欺負到我頭上。”
該爭的,為何要讓?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姜璐瑤這一輩子就沒想過個‘善良’的人,她不僅自私,膽子還很大呢。
第九十六章 挖坑(捉蟲)
秦王府後院;被安置在床榻上的太妃悠然轉醒後,忙詢問前面的狀況;得知世子妃出面把鬧事的人扭送到京兆府尹衙門;她略略的送了一口氣。
又聽說世子妃姜璐瑤‘逼死’了幾個鬧事的刁民;太妃接連唸了好幾聲阿彌陀佛。
她面上露出了幾分不悅之色,唸叨著:“怎能逼死了人?這讓外人怎麼說秦王府?御史會不會以此彈劾王爺不慈?”
伺候太妃的僕從大多是府上的老人;姜璐瑤整頓秦王府後,她們手中的油水銳減,又受了秦王妃的好處;她們看出太妃不悅,便壯著膽子道:“這等事情;世子妃竟然出去同刁民對質?二少爺在府上讀書,不知世子妃是不是忘了。”
“她沒忘。”太妃不悅之色越濃,“同嘉敏郡主一樣,總是自認為誰都不如她,明明是女子偏就樂意出風頭,同男子爭鋒,以前我見她還好,卻忘了她也算是嘉敏郡主的孫女。”
嘉敏郡主年輕時候的囂張,驕縱,太妃可是記憶猶新的,一言不合嘉敏郡主就敢同人大打出手,後來嘉敏郡主的母親故去後,她才略略收斂了一些,不過又因為當今陛下對嘉敏郡主不同於其餘表妹的疼愛,信任,嘉敏郡主顯得格外不同。
當時勳貴人家的公子都不敢迎娶嘉敏郡主,本以為嘉敏郡主會進宮。
誰知她相中了家境尋常,那時官職不高的姜校尉。
嘉敏郡主的選擇讓京城的人大感意外。
後來那名校尉成了三大名將之一,做了永寧侯,旁人佩服嘉敏郡主的眼光,瞭解這樁婚姻的人,如太妃等人卻憐憫要強爭勝的嘉敏郡主。
嘉敏郡主同丈夫永寧侯不和,且長期分房而睡不是新聞。
不過嘉敏郡主有皇上維護,嘲諷嘉敏郡主的人也不敢太過分。
嘉敏郡主婚姻不幸,一生無子,被當作她當年囂張固執的報應,不當面說,在私底下她們這群端莊,賢惠,以夫為天的命婦沒少笑話嘉敏郡主。
“秦王府容不得姜氏放肆。”
太妃最近聽了許多非議世子妃姜璐瑤的話,眼見著姜璐瑤把秦王妃壓了一頭去,秦王妃有偃旗息鼓的意思,太妃在後宅玩平衡,怎能准許一方太強?
雖然她對秦王妃惹來的麻煩也很不滿,不過有了短處把柄的秦王妃會更聽話,更孝順她。
太妃不過是想做王府裡地位最高的人,孫媳和兒媳互相牽制,她才可以穩坐釣魚臺。
因此,太妃才讓人把王府的‘功臣’世子妃姜璐瑤叫來,也為了給秦王妃一個教訓,太妃對秦王妃不理不睬,秦王妃只能在迴廊下侍立,不敢邁進太妃的房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