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第3/4 頁)
上吃點虧,但在哀家心裡,他同阿澤一般無二,其實沒了秦王世子的牽絆,對趙鐸溢而言也不見得都是壞事。沒準他將來會闖出另外一番成就,他拜得名師,又甚為得秦王看重,皇上……也不會再為難一個後輩。”
“娘娘說得是。”
從太君的面上看,她彷彿已經完全放下了揭穿真相的意圖。
太后最近被太子的病情鬧得很頭疼,也就沒多注意太君的神色變化。
“啟稟太后娘娘,太子殿下病情反覆,皇后娘娘請您去東宮。”
“哎。”
在太后心裡,太子的地位也是極為重要的,當年扶正如今的皇后,也是因為皇后同太后有點血緣關係,“秦王妃可曾請到東宮?”
“回太后娘娘,秦王妃養病,不適合去東宮。”
“準備轎子,哀家去東宮。”
“遵旨。”
太后對楊門太君道:“哀家讓人送你出宮。”
“娘娘也不用太擔心,太子殿下吉人天相,自會轉危為安。臣婦不敢耽擱太后娘娘,臣婦自己出宮便是。”
“也好。”
太后道:“不是你舉薦了秦王妃,只怕哀家還不曉得秦王妃的本事。哀家曉得你對她有戒心,等把太子的病治好後,哀家自然會讓她老實點,不敢算計他們兄弟。”
“臣婦拜謝太后娘娘。”
楊門太君臉上露出欣喜的表情,慢慢的退出了慈寧宮。
太后的路是走不通了。
讓她認命?看著一個孽種佔據世子的位置?
她怎能受得了?
姜二爺,趙鐸澤,姜璐瑤這三人是楊門太君最為痛恨的三人,有時候太君恨不得把他們剝皮扒骨才能卸去心頭之恨。
在皇宮中,楊門太君不敢亂走,出了後宮後,她向送自己出門的宮女打聽,“皇上在何處?”
宮女道:“聽說在乾清宮召見朝臣。”
“哦。”
楊門太君點點頭,這個機會是最好的,只要當著朝臣的面說出真相,皇上不甘心,也得承認趙鐸溢的嫡子地位,太后娘娘老了,早沒了轄制皇帝的心思。
太后心裡只有太子殿下,何曾有過溢兒?
楊門太君越想越覺得應該撇下太后,直接去乾清宮。
她懷裡除了血書外,還抱著丈夫的靈位,有楊帥的靈位足以保證她入乾清宮,況且她是一品誥命,整個大明朝有幾個一品誥命夫人?
楊門太君直接說道:“我有事想見皇上。”
“太君……太后娘娘的意思是……”
“我要見皇上。”
太君高舉丈夫的靈位,朗聲道:“誰敢攔我?”
陪同的宮女畏懼楊帥威名,同時皇上最近幾次三番的說楊帥如何如何忠烈,如何如何英雄,宮女們不知道楊門太君要同皇上說什麼,見到楊帥的靈位,紛紛推開了去。
如果太后知道楊門太君會做出這樣的事來,她一準得後悔沒讓可信的人把楊家老寡婦堵了嘴,捆上手腳送回楊家去,大舅母也會後悔沒聽姜二爺的話,把楊門太君送去寺廟。
按照姜二爺的說法,楊門太君是有一點機會都會做出天大蠢事的人。
乾清宮,皇帝正同重臣商量江南兩淮沿岸的災情,蕭睿華已經抵達了江南,用秘折向皇上回稟具體的狀況,蕭睿華所承奏的災情極為嚴峻,也說了石料,泥沙,堤壩存在偷工減料,以次充優的事情。
皇帝格外重視,只怕他派蕭睿華出京時沒想到狀況會如此嚴峻,其實蕭睿華和趙鐸澤都低估了那群官員的瘋狂,也有點低估皇子們的野心。
“你們說此事怎麼辦?”
皇帝煩躁的在乾清宮走來走去,朝臣們大多低頭想折,生怕皇帝點他們的名字。
“啟稟陛下,楊門太君求見。”
“什麼人?”
“楊門太君懇求面見陛下,太君說,她能解決陛下的難題。”
皇帝只覺得腦袋又大了一圈,楊門寡婦怎麼還沒被姜二爺玩壞嗎?怎麼還有精力來宮裡鬧騰?
姜二爺的實力不行啊。
皇帝決定下次等姜承義如宮時好好的教訓他一頓。
對老寡婦,下手就要狠。
想都姜二爺的手段,皇帝對楊門太君還能好好的活著聽吃驚的,換個人早就躲起來了。
“陛下?”
“讓她進來。”
皇帝知道她捧著楊帥的靈牌,不讓她進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