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兩試,都是他來命題。如今聖上的天子門生,都或多或少受過他的恩惠。”
“良娣宋氏,其父是淮西大將軍,手掌十萬兵馬;宋氏的祖父是宋老將軍,雖已致仕,在對鮮卑用兵上,聖上卻極倚重他。”
“孺人蕭氏,出自南寧蕭家,南寧絹絲多由蕭氏一族把握。蕭家家財雖不及我沈家,卻也算是商賈巨頭。”
“孺人歐陽氏,出自東粵歐陽家,歐陽家手握海船鍛造技術,所造海船無論是航速還是抗海風能力,都要高於朝廷工部所造之船。”
“孺人陳氏,沒有正經出身,是太子自教坊司帶回來的,因生有一子,所以才成為孺人。太子對她很好,陳氏也是個十分圓滑,八面玲瓏之人。想必她對太子也有她的作用。”
“還有最後一個,孺人莫氏。”
說到這兒,太子妃停頓了一下,介紹這個莫氏遠不如對之前幾位那麼幹脆利落。
“莫氏是輔國公府三房之女,與九皇子嫡妻乃姐妹。九皇子妃為嫡女,莫氏為庶女。”
太子妃說到這兒,似是想再補充什麼,卻閉了嘴什麼都沒說,只道:“這個莫氏,離她遠些,她最不好對付。”
“太子妃對付過她?”
“不,”太子妃搖頭:“幾乎所有太子的女人都從未與她交惡,太子後院無論發生什麼事,她都安然無恙。正因為這樣,我才覺得,她心機最深,自然最不好對付。”
常潤之不由做了個深呼吸。
“其他的太子侍妾就不用介紹了,一般而言你也見不著她們。”
太子妃喝了口茶,道:“兩位良娣和四位孺人中,除了蕭孺人,其他都已經有子了。蕭孺人有個女兒,今年七歲。因她家也是商賈,所以我與她較為交好。”
常潤之一一記下,深感太子府後院的複雜。
一文一武兩良娣,一商一工一女伎,還有一個讓太子妃也看不透的國公府貴女……
要壓這些個女人,太子妃這個位置實在不輕鬆啊。
常潤之在太子府渾渾噩噩地過了一天,第二日早起後,被太子妃安排在身邊。
“她們辰時中都要來我這兒請安,到時候你可先見見她們。”
等了沒一會兒,便聞見一陣香風。
想來太子的女人們到了。
最前面兩人穿著暗紅色衣裳,左邊那個顯得文氣,右邊那個顯得英氣,毫無疑問左邊的是李良娣,右邊的是宋良娣。
身後四人依次進來,等站齊了,便一同下蹲道:“妾身拜見太子妃。”
太子妃懶洋洋叫了起,對常潤之一一介紹了,道:“餘女官不幸身亡,吾甚感悲痛。這位是新來的常女官,出自安遠侯府,乃安遠侯爺第三女。潤之,給兩位良娣和四位孺人見禮吧。”
常潤之便上前一步,蹲身行禮道:“女官常氏,見過兩位良娣,見過四位孺人。”
說完,常潤之便後退到了太子妃身後,垂首靜立。
“聽聞太子妃在宮中與常女官相遇,一見如故,如今還把人給弄到身邊來做女官了。太子妃可是在以權謀私啊?”
蕭孺人笑問了一聲,太子妃笑罵道:“說得好像你沒受過我以權謀私的恩惠似的。”
蕭孺人忙道不敢,尋了自己的位置落了座。
另外幾人便也從善如流地坐了下來。
“蕭姐姐別是妒忌太子妃吧,誰讓宮規規定,咱們這樣身份的,用不起女官呢?”
一個身材相對矮小的女子開口,滿滿的譏諷味道。
“歐陽孺人,注意你的言辭。”
太子妃冷冷睨了她一眼,說道:“你若是覺得本宮能有女官,你也應該有,那要等你爬上本宮的位置再說。”
歐陽孺人頓時臉上一陣青一陣白,似是受了頗大的委屈般,坐在位置上死咬著唇。
“好了,都是姐妹,何必鬧起來呢?歐陽妹妹同太子妃道個歉,想必太子妃仁慈,也不會怪罪你有口無心。”
一個面色溫和的女子輕聲開口,聲音溫柔和順,彷彿能平復所有人的情緒,不由得對她心生好感。
歐陽孺人就坡下驢,起身福禮致歉。
太子妃發火也不是,不發火也不是。
這位開口的,便是那莫孺人。
果真是個難對付的人啊……
出來充當和事老,要是卻把難題拋給了太子妃。
太子妃要是不說原諒,那就是不仁慈;要是說了原諒,那豈不是也在表示歐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