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3/4 頁)
講了。
韓春香那是心頭鬆了一口氣。
等進了宮門。
接說新媳婦吧,韓春香尚無正式的品階。她的外命婦身份,還需要了君王的旨意。這會兒的韓春香就是應該走著到太上的寢宮。可在宮門處,早早有馬車備上了。
等候的小宮人也是機靈的。
那是見著了奉國公爵夫婦,就是講明瞭,這是太上王后的旨意。
為何?
那也是榮娘心疼了兒媳婦。
做為過來人,這新媳婦的頭一天還是挺難過的。洞房花燭夜,一夜的勞累後,還得早起了。想來,這侍奉了祖母用朝食。
又要趕來了王宮中。
到底榮娘不是惡婆婆,這是懂得了相互體諒的。
於是,這一場的婆媳會面。韓春香還是體會到了,夫君蕭仲玉所說的一些話中之意。
在太上的寢宮。
韓春香見到了長輩,見到了平輩,見到小輩。都是王室中人,這會兒,正殿裡倒是人挺多的。
新婚的夫婦一出現,可是場中的焦點。
這斟茶,磕頭,本是應中之意。這給公爹、婆母敬茶後,才算是正式的入了婆家的門。在這個朝代就是這樣的。
女子有時候,其實,也挺弱勢地位的。
茶喝了,榮娘夫妻都是給了紅包。在場的,平輩的,小輩的,自然也是與這一對新婚夫妻見了禮。
平輩裡,多有賀喜。
小輩裡,亦如此。
韓春香自然就是送上了,她早早備好的禮物。都是親手做的,全然一片心意。對此,榮娘非常滿意。
於是,當天的午膳,自然是榮娘留了新婚夫婦,一起在宮裡用。
這算是一家人聚了一堆。
當然,在午膳後。
榮娘也是交待了一些話,無外乎就是讓這一對小夫妻在明日,記得去了蓬萊行宮請安。蕭仲玉、韓春香自然是恭敬的應了諾。
等著這一對的新婚夫妻離宮時。又是帶上了一堆的禮物,才是離開了王宮。
馬車裡。
韓春香是累得慌。
蕭仲玉算得體貼,讓她靠在了他的身上歇息。
兩人獨處,又是新婚宴爾,倒真是有些溫情脈脈的。
這等美好的時光,在蕭仲玉成婚後,就是慢慢的平靜渡過。
至於秋末。
將將入冬時。
漢京城內,傳來了前線大捷的訊息。
南韓國疆域內的大小勢力,向東屠國的君王臣服了。
當然,哪所是暫時的,只是各大勢力臣服了。距離了東屠國真正的統治了南韓國曾經的疆域,還有一些距離。這需要了時間。
可這等訊息,還是大大的刺激了眾人。
不管是朝臣,還是百姓,那都是於有榮焉的。
整個王室內部,也是歡聲笑語的。
寧國公主王遂娘藉著這等機會,給太王太后講了一事兒。在蓬萊行宮裡,太王太后從女兒嘴裡,聽說外孫訂婚了,來年就大婚。
“這是好事兒。”
太王太后表示這是大好事。
孫子、外孫的婚事著落了,這不就是等著孫兒輩們的出生,瞧著子孫繁茂嘛。
“母后,您說的是,於知源而言,這可是喜事兒。”王遂娘話到這兒,又笑道:“知源那孩子學文學武,可惜,就是武功低了些。”
這才是王遂孃的心病。
東屠國是軍功封爵。
這兒子知源在武功上沒什麼出彩的。如何能立了軍功?
沒軍功,若只是走上了官場,便是再大的官位?又如何能提升了爵位?
這親孃就是不一樣,總是樣樣想給兒子最好的。寧國公主王遂娘自然是如此的。太王太后聽後,笑道:“這事情不急,倒時候與你弟妹提一提。”
太王太后當然懂得,她在長孫伯玉的跟前,那體面肯定比不了兒媳小蕭氏。
這等自家人的事情,太王太后不想落了女兒的心願。她又不想跟長孫伯玉繼續添了矛盾,所以,這事情太王太后準備讓兒媳小蕭氏出面。
這母子之間在太王太后看來,總是有些緩和餘地的。
“女兒謝母后。”
“女兒替知源謝了母后您的寬厚。”王遂娘對於太王太后是真孝順的。除了常常來蓬萊行宮,多多陪伴外。
當然更樂意多帶些外命婦,來給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