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頁)
蕭定的怒氣會平息,他傷害他人的慾望會收斂起來?然而他實在不能確定。
已經有過一個遇燕了,不能有第二個。楊梁覺得恐懼,這些無辜的鮮血是有腐蝕性的,他經受不起更多了。
而蕭定受的壓制太重太久,那股強大的壓力一旦放鬆,他便放縱了自己的利爪,將傷害過或者敢於觸碰自己的人都撕咬得遍體鱗傷,死無全屍。這股犀利的惡意,什麼時候能消除呢?陳則銘已經卷進來,沒人護著這年輕人,他能撐到幾時,楊梁想不出。
他只能盡力而為。
在他們的人生中,什麼樣的做法才最正確?
這樣的問題,在此刻,誰也沒法給出真正的答案
【END】
第一章
年關將至時,皇帝突然病倒了。
一開始所有人都以為不過是傷風之類的小病症,並無大礙,韓有忠叫來的太醫也如是說。
於是連皇帝自己對這病也並不是特別的上心。
但身為內官監太監的韓有忠卻不敢有絲毫怠慢,每日裡親自熬藥,按時按量給聖上服下。
對於這個高高在上的人,韓有忠一直表現出來的是無止境的忠心和敬畏。然而在內心深處,他對他其實還有一絲類似長者對子侄般的疼愛。當然這話他從來不敢跟人說,否則便是大不敬。
韓有忠淨身前有個兒子,如果能活到今天,也該跟萬歲一樣大了。就是出於這樣的心態,在萬歲當年還是千歲時,他藏下了自己捨不得吃的一塊糕點,送給眼見已經失勢即將被廢的少年太子。
然而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正是這樣區區的一塊點心,日後居然讓他從一個不為人知的打雜宦官,一步登天成為了正四品的內官監太監,從此飛黃騰達。
他入宮的目的原本只是保個溫飽,這樣的回報實在太驚人也太夠分量,就象天上突然砸了個餡餅,讓他歡天喜地的同時突然也給了他人生最大的啟示,讓他瞬間醍醐灌頂——對於他這樣沒出身、沒本事的人,最大的運勢便是站對邊,跟對人。
顯然他今生該死心塌地跟的人就是皇帝蕭定。
可若是皇帝不行了呢,韓有忠從來都沒想過這個問題。
藥就這樣一天天吃著。
可皇帝的身體還是一天天的弱了下去,眼見元宵都過了,皇帝的病情非但不見好轉,反倒日漸嚴重。到最後甚至因為低熱難退,竟終日裡犯暈,無法起身。
太醫局資格最老的幾名太醫早就輪番上陣。
奇怪的是,除了風寒發熱積勞成疾之外,這幫拿著朝廷俸祿的老傢伙居然診不出其他毛病。只是一再地老調重彈,開著調養的藥方。
皇帝精神日漸萎靡後,驚懼憤怒,脾氣更加的無常起來,可漸漸的,他連發火都帶著些氣喘吁吁的味道了。
眾人誰也沒說,誰也不敢說,可有些念頭就象地裡的野草,一旦生長了,就拔之不盡地漫開來。
那一日,太醫又斷過脈象,還是瞧不出病根。萬般無奈下,瞅著萬歲床頭成堆的摺子,那太醫靈光一閃,進言道萬歲必須得靜心修養,這樣勤政此刻對身體有損無益。
韓有忠一聽這話,就明白這人是自找倒黴。
果不其然,萬歲聞言也不回話,只拿審視般的目光盯著那人。那太醫被他看得直髮慌,手腳似乎都沒處放了。
韓有忠觀顏察色多年,早明白此刻自己該做什麼,立刻抬手叫人。
門外兵士進來將那人拉了出去。那人連聲喊冤。
韓有忠心道,萬歲久病不愈,心裡頭已經發虛了。這當口你不安心治病,不好生哄著他,卻勸著他趕緊分權,不打你打誰。分權不是不對,可你得讓聖上自己個兒想清楚啊。
有些話,適當的時候說出來是良言,不適當的時候,那就是居心叵測惹人生厭了。
那人說錯話倒還沒什麼,倒黴的是一同在場的其他太醫,也被一樣拖下去每人打了十杖。罪名是不學無術,妄斷誤人。
行刑之後,這幾人都是月餘不能行動。
太醫局於是另換了太醫來醫治,縱然是如此,那怪病的病根終是沒找到。
又過了幾日,眼見床頭的摺子是越堆越高。
皇帝找來杜進澹及政事堂諸臣,授意他們可對每日的奏章自行商議處理,見重要的再揀來批紅。
杜進澹等人退下時,皇帝靠在床上,神色似是倦了,閉目半晌不語。
如此過了半個多月,朝政總算是沒荒廢,所幸的是也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