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頁)
他煩得要死,隨手按照記憶和印象的深淺來挑選。每次放在最上面的全是現在和今後將會聞名遐邇的公司或者專案,比如Qualm、Oracle、Cisco、cree等等,再把可以相互兼併整合的公司或專案放到同一層。他也有點惡作劇的心態,存心嚇到這個聰明的老師,丁宇果然屢次表露出吃驚的神態,還拿了個小本子把他的每次選擇全部記下來。
到後來遊戲升級了,手上的積木也變多了,丁宇說這是獎勵。這個丁宇還真有點意思,難道想教他怎麼投資?他如果故意放錯,選擇經營不善或者已經倒閉的公司,丁宇就會特別認真嘮叨,用一種講述童話故事的方式對他介紹這家公司的歷史和關鍵性錯誤。
他被迫聽了很多企業故事,在丁宇的講述裡,那些曾經輝煌過的創始人、掌權人都是一個個國王,如何因為錯的決策而失去王國與人民的愛戴,又有哪些年紀輕輕的窮小子白手起家,透過聰明才智一步步建立起嶄新的王國,而歐美諸國這些年來的環境,被描述得像是仙境,有著完全放開、公平的市場體制,法律制度也非常完善。
這些故事比學英文好聽,可老聽還是讓人厭煩,而且夾帶了丁宇的個人主觀。他上輩子就知道,海外的投資環境對華人始終帶有歧視,在任何國家,任何時代,政治都不會完全排除在市場之外,這世上根本沒有絕對的自由公正。
☆、臨行前再見渣爹
為了逃避聽故事這個懲罰,唐青宏只好儘量配合丁老師。每次只要不把那些積木亂放,丁老師就不講故事了,甚至會一臉震驚地張著嘴,“哦!哦!哦!天哪!boss說的是對的!你真的是個天才!”
丁宇費盡心力,想要把商業知識深入淺出的教給他,他卻忍不住暗地吐槽自己的老媽,這望子成龍的心也太切了。他才六歲六歲啊!而且上輩子對商業就一竅不通且不感興趣,這輩子當然也不會有什麼想法。
可憐丁宇每天跟坐牢似的,看到他回家就高興得滿臉笑,他對丁宇的禮貌維持了起初幾天,到後面則越來越敷衍和冷淡。因為這個傢伙太執著了,纏著他教一大堆他不愛的東西就算了,還老纏著他做遊戲。
自從這個老師來了他們家,爸爸跟他的相處時間無端端少了很多。以前每天吃完晚飯,他的時間就全部是爸爸的了,雖然也連帶著陪妹妹或者奶奶,起碼爸爸一直在他身邊。
可丁宇一來,他晚飯後的時間變成單獨授課,不到晚上十點,他絕不會被放出來還給爸爸。
所以,不光是他很煩丁宇,爸爸肯定也煩丁宇。爸爸每次問他學了什麼,他都撅著嘴興趣缺缺地說:“無聊的課,爸爸,反正我以後不去美國,你放心吧。”
他知道這就是爸爸的擔心,爸爸不喜歡有人加入到他們的生活之間,更不願意他被那個人帶走,飛到爸爸看不到的地方去。所以他提前跟爸爸做出保證,這輩子除了爸爸身邊,他哪裡都不去。
媽媽派來這個丁宇,目的其實挺明確,就是想讓自己對商業知識和國外的環境產生興趣,回到媽媽那邊去接受美國的教育。他上輩子什麼好東西沒有享受過,絕對不會因為這個就離開爸爸。
如果不是顧及媽媽的感受,他會故意使壞讓丁宇早點回到美國去,不再留下來繼續打擾他們父子了。
其實丁宇在唐家也是度日如年,這個畢業於哈佛的亞裔青年從小在美國長大,工作還不滿三年。被樂彥琳這個大boss選中的時候,丁宇壓根不感到高興,是高薪的誘惑和父輩嘴裡的思鄉之情讓他動念,答應了來華教孩子的荒唐任命。
可來了這裡他才知道,這個國家的經濟十分落後,也沒有父輩描述的那種古典之美,街上全是老舊的腳踏車,人們的衣著及其過時,到處亂糟糟、吵哄哄地,物價也十分奇葩,大多數東西非常便宜,國外司空見慣的商品比如可樂卻要賣到四塊錢一瓶。
唯一讓他驚喜的就是唐青宏,這個六歲的孩子確實堪稱天才。他挖空心思想出的那些遊戲,這孩子似乎並沒有太多興趣,但總能準確的挑選出正在盈利或者正在被投資者們看好的專案。他受過高等教育,同時是個虔誠的教徒,當他跟這個孩子相處日久,心裡不禁產生迷茫的疑問:這個無法以常理來解釋的孩子,到底是魔鬼的使者,還是上帝的神蹟?
xxxxxxx
丁宇在唐家一待就是大半年,唐青宏已經上完學前班,該進小學了。
暑期裡他被迫跟丁宇老待在一塊,差點想要爆發,等這個老師走已經等得不耐煩,又追著爸爸問了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