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頁)
其實問她她也不知道,畢竟皇帝的心思誰可以猜得透呢?
“又重了。”安和抱著十三阿哥掂量了一□□重,“讓人傳膳吧。”
“誰又重了?”一道男聲突然插了進來,安和轉頭一瞧,竟是康熙。
“給皇上請安。”安和連忙起身,將十三阿哥交給一邊的嬤嬤後便行禮道,“皇上差點把奴婢嚇到了,怎的也不讓人通傳一聲?”
“本來是去皇太后那兒陪她用膳的,見時間還早便過來看看你。”康熙心情看似不錯,伸手讓安和搭著他的手起來後才道,“氣色好了不少,這段時間有按時吃藥吧?看著還是瘦了些。”
“王太醫開的藥方都按時抓藥來吃,身子已經調養得差不多了。”安和讓人奉來熱茶,“皇上先喝口茶吧。”
康熙抿了一口八分熱的君山銀針,抬眸便見到嬤嬤抱在懷裡的十三阿哥。他擱下茶杯,讓嬤嬤將孩子抱得近一些,端詳了片刻才道:“長得倒像章佳氏,你方才可是說他重了?”
“正是,小孩子一日一個樣,十三阿哥倒比之前長得更漂亮了。”安和淺笑著說道,“章佳庶妃所出的小公主也是如此,只是小公主如今還在睡覺,也不能抱出來給皇上看看。”
“不急,以後有的是機會。他學說話倒也學得快。”滿人講究抱孫不抱子,所以康熙也沒伸手將十三阿哥抱過來,只是逗他喊幾聲“汗阿瑪”,見十三阿哥字正腔圓,便笑著解下腰帶上的羊脂白玉佩讓十三阿哥抓著玩。
“都是嬤嬤們教得好罷了。”安和打量了康熙一陣子才道,“看著皇上清減了,可是最近有什麼不適?平安脈可有按時請太醫過來診?”
“朕沒事,別擔心。”康熙看到安和眼中的關心,笑著拍了拍安和的手背,“朕最近一直茹素,朝政之事也忙,大概是因為這樣才會瘦了,也不礙事。”
“皇上是天子,定要好好保重自己才是。”安和道,“現在還不到用晚點的時候,不如吩咐小廚房給皇上做一碗素餃先墊墊肚子吧。”
“也好。”
秋冬交際之時翠綠的蔬果已經很難見,也不知道內務府哪個能人折騰出了暖棚種植來,深秋時間居然還送來了一筐碧綠的黃瓜跟綠菜。小廚房的人便將黃瓜跟綠菜切成丁,跟玉米粒混在一起做餡兒,擀好餃子皮包了素餃來。麵湯就是煮餃子的湯,撒了一點鹽配上翠綠的蔥花跟醃蘿蔔,吃起來格外香。
康熙整整吃了一碗才放下筷子,拿過安和遞來的帕子擦了擦嘴,才笑著道:“還是你這兒的吃食兌朕的胃口。”
“皇上喜歡常來吃便是。”安和寢殿裡還放著康熙的一套常服,“皇上先去換件衣裳吧。”不然穿著帶餃子香的衣裳去慈寧宮也不大妥當。
換過衣裳,又跟安和聊了一會,康熙才帶著人出發到慈寧宮去。
當晚,安和又收到了來自康熙的一大筆賞賜。
作者有話要說:突然想吃餃子了
demeter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07…28 16:59:05
謝謝,麼麼噠
☆、第五十一章
051章教導大公主
入冬之後皇太后便不常叫妃嬪們到她那兒請安了。康熙又下旨將前朝的仁壽殿、噦鸞宮等建築的舊址上改建為寧壽宮;準備奉皇太后移宮居住。自從太皇太后病逝之後;康熙便時常陪伴皇太后吃齋;隨著相處的日子漸漸增多,原本關係還有些生疏的母子關係逐漸變得親厚起來。
“大冷天的皇上就不必過來了。”皇太后鼻子上架著一副老花鏡;這是宮裡西洋人獻上來的小玩意,戴了之後看東西倒是清晰了不少;“我這兒有路嬤嬤陪著,大公主她們也經常過來陪我說說話,皇帝儘管處理前朝政事便是了。”
“過來給額娘請安是兒臣的本份。”康熙見皇太后提起大公主;抿了一口茶後才道;“大公主今年已經十七了,之前兒臣已經跟老祖宗定下了科爾沁臺吉班第為她的夫婿;只是還沒賜婚老祖宗就病逝,現在也不是合適的時候。況且兒臣想著大公主性子溫順,和親蒙古之後便要獨當一面,管家的手段必須十分果斷才行。而這些,只怕宮裡的嬤嬤教不好。”
懷柔蒙古一則是為了穩固大清跟蒙古諸部的關係,二則卻是要讓將來蒙古諸部的親王、郡王身上流著滿人的血統,逐漸起到歸化的作用。不僅僅是皇帝家的女兒,王公大臣家的格格們也不例外,只是很多遠嫁蒙古的公主、格格都因為不同的原因而過早香消玉殞。康熙多方打聽後才知道有些陪嫁嬤嬤會把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