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第2/4 頁)
來細看。
喬家嫡房當初因為有方氏和喬向有當家理事,藍氏並沒有接觸過這些契紙,但嫡房有多少家產她大致還是知道的。
莊子上的莊頭每年都帶著東西來報帳,各處鋪子的掌櫃管事來回事,祖宅的祭田。莊子。房子。她大概也是知道的。
等她看完這些契紙,長嘆了一口氣,道:“你父親對你也算用心了。這些年這些東西都保留得好好的,沒有減少反倒多了好些出來。除了祖上留的。裡面有好些只怕是你父親後來置辦的。”
喬父面上很是複雜:“父親臨去的時候,我都不在他的身邊”說完眼眶泛紅。
藍氏撇了他一眼:“你可是怪為娘了?”
喬父急忙搖頭:“沒有。我不怪娘,若不是娘帶了兒離開,也許兒早不在人世了。咱娘倆也鬥不過那些人,只怕在父親身邊,有人挑唆,父親早對兒子生厭了,只怕嫡子變庶子都有可能。”
喬父心裡很清楚,在後來他母舅家勢弱之後。他娘不說對他祖母方氏不能抗衡一二,就是對宮中劉妃支援的劉氏也無絲毫反抗能力。
這兩房也許礙於族規當不了正房,但他父親把嫡貶庶,另娶一房也是可能的。
藍氏看了他一眼,道:“等丁二把祭祀的東西準備好。明日你就去你父墳前好好給他燒一柱香。他見你來,也必是高興的。”
“嗯。”喬父嗡聲應了。
藍氏轉頭又與他說起這一天挑人的事,又問兩個孫子這一天下來的感受。
明珩快嘴道:“祖母,咱本家的人好多哦,每家都是高門大院的,走得孫兒腿都細了,還走不到待客的花廳。見了人父親就讓我和哥哥磕頭,祖母看,孫兒這額頭都磕青了。”
藍氏笑著把嘟著嘴的明珩攬在身前,拂了他的額髮去看:“還真是青了。”
旁邊的喬母聽了,忙心疼的湊過去看。
藍氏撫著明珩的額頭對他說道:“你這孩子也是實誠,把兩掌撐在地上,額頭磕在掌背上也就是了,哪裡用磕到地板上。”
“開始是這樣的。後來要磕的人太多,孫兒便分不清了,也記不清誰是誰,只記得磕頭,就磕成這樣了。”
喬母心疼地幫他邊揉邊道:“這一早上都磕頭了?”
“可不是。就三太祖家就好些人,還有六叔祖八叔祖幾個叔祖家裡,還有幾個叔伯家裡,好多人呢。娘,本家的人可比咱在青川的親戚多多了。”
藍氏聽了笑道:“咱家又不是青川的,能有幾個親戚?就是你外婆家幾個親戚,見了也不用這般磕頭的。”
笑了一會,又扭頭去問明珏。
昨珏便道:“在益州這兩天的事是孫兒從沒經歷過的。沒想到本族人丁這麼興旺。好些人比孫兒小的,都已有舉人功名了,孫兒很是慚愧。”
喬父聽了便說道:“咱家在雲家村,前些年家裡一直飯都吃不飽,哪裡有錢供你讀書?本家這邊是百年世家,家家孩童從會走路開始就啟蒙了。族裡又有族學,請的都是經年的老先生一方大儒,族人四五歲大就進族學了,哪家沒出幾個秀才舉人的?就是進士哪家也不缺。你這回到本家,定要用心些。為父這輩子也就一個秀才了,以後的路還是要由你自己走,過幾天進了族學,用心學,虛心向師長同窗多請教,將來咱們嫡房還是要靠你和明珩兩個。”
明珏聽了,忙站起身應了。
“爹,那我也要進族學嗎?”明珩問道。
喬父朝他虎了一眼,道:“你還不想去怎的?跟琬兒一般大的都在族學裡讀書,你還想在家玩?”
明珩縮了縮脖子,小聲嘀咕:“又不是說不去。”
喬明瑾看了他一眼,笑著對喬父說道:“爹,倒也不用著急,先帶著弟弟祭過祖,等他們熟悉了環境,再讓人領著他們在各房裡走走,找些同齡的族人熟悉熟悉情況,再帶他們到益州城裡轉一轉,看益州的風土人情什麼的,到時再去族學會好一些。”
明珩眼睛亮亮地直衝著喬父點頭。
喬父又瞪他:“就是隻記得玩!”
明珩便道:“要是我對益州什麼都不知道,去了族學還不是要被人笑話?”
喬明瑾聽了笑了起來。
藍氏便說道:“明天祭了祖,你讓人領著他兄弟到各處轉一轉。再去族學裡跟先生們打聲招呼,再看他們平時都教些什麼,看他們兄弟能不能跟得上,再做安排。”
喬父點頭應了。
明琦見喬父還算好說話,便衝著他說道:“爹,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