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頁)
藥你要記得天天給姨父服用,你自己也不要忘了,看看小姨你現在這模樣就知道你這幾年有多操勞,現在比我媽都顯老。
對了,三姨,那藥丸你是不是還沒開始吃,不然這十幾天該有些見效了啊。”三姨聽到小鷗問起低下了頭吱唔了幾聲,小鷗可算是聽清了,原來小姨想把藥全給姨父吃。
柯小鷗:“三姨,你這可不行,這藥丸給你們每人都是定的份量,吃多了也沒用,可是不吃的就差遠了,你總不能姨父身體好了,你自己再倒下吧。”
三姨連忙擺擺手說:“那我回去就吃,回去就吃,你姨父剛好,我可不能再病倒了,這幾年我可也是累壞了,幸虧哥哥姐姐們的支援,不然我真的撐不下來。”
小鷗見三姨聽勸後也就不繼續囉嗦了,可是看了一眼還在堂屋的大舅母,搖了搖頭就去廚房找東西吃去了。
午飯過後,小鷗和外公說,下午想去一下自家老爸那邊的柯家村,看一下大伯,還有可能會宿一晚,外公就有點不高興了,這上海去了十幾天,這才回來一晚又要跑,可耐不住小鷗的堅持,小鷗收拾了幾樣從上海買回來的點心和幾塊布料,就由小舅騎腳踏車送姐倆過去那邊的村莊。
54、大伯家裡那點事
54、大伯家裡那點事
小舅推著腳踏車沿著二舅家後門上了高埂上的小路,小妹坐在了前梁,我坐在了後座,舅甥三人朝著柯家村的方向騎去,沒半個小時就到了大伯家,大伯家的大門關著的,敲了一會,對面出來的一個老太太說大伯家都在弄秧苗呢,按著老太太的指點,我找到了正赤著腳在田裡勞作的大伯喊著:“大伯,大伯。”
大伯見是小鷗姐幾個來了,忙扔下手上的秧苗急步往埂上走過來,一邊走一邊還說道:“你們來咋也不提前來個信,我好去車站接你們,你們早飯吃沒吃啊?咋你小舅送你們來的?你爸你媽沒來嗎?”
我笑著說:“我爸我媽都沒來,我帶著小雅自己坐火車來的,知道你們這不方便,我爸通知二舅他們去城裡接的。”也是,柯家村也不小,可是隻有村支書家和大隊部有電話,整個村子在前世直到21世紀也沒發展起來,整體給小鷗的感覺就是這個村的幾任領導都是隻顧自個撈錢,撈飽的主,比起小鷗舅舅的村差的不是一點半點,而是老遠老遠了。
大伯和小舅打了個招呼說道:“利德,還麻煩你送他們過來了,吃過中飯再走吧。”
小舅回說:“本來我爸說讓小鷗他們在家休息二天再來,可是小鷗非要今天就過來,說是要來看大伯,這犟不過只好答應了,姐倆還給你們帶著禮物,我就她倆過來了,飯我就不吃了,家裡也在弄秧呢,要回去幫忙,等幾天他們要是想回來,你讓那賣肉佬送個信,我會來接的。”(小舅村有個殺豬匠,經常殺了豬就踩著三輪車在附近的幾個村莊叫賣)
大伯:“她們這是肯定要住幾天,要回去的話,我會送她們回去的,哪用得著再來回傳信這樣麻煩。”大伯在柯家幫著做木器活待了近二個月,對小鷗可算是有些瞭解,覺得這侄女不光是聰明靈巧,還透著說不出的神秘,而且還做的一手好飯菜,這難得回一趟外公家,還不忘了來看自己,心裡想想就有點感動,越發的喜愛這姐倆了。
大伯家有四個孩子,二男二女,二個男娃都已成家,也有了小孩,大姑娘也在年初出嫁了。因為老大柯興旺看中的媳婦不是大伯家長輩理想的人選,所以老大早早的就分出去了,也因為大媳婦不受喜歡,也沒有房子給他們,只能住在我爸媽結婚時的房子裡,而那房子也是大姐小燕、二小莉和我的出生之所。老二柯興家和他們住一起,回到家不久,二堂嫂也回來了,二堂嫂是一個聰明利落的女子,祖籍是上海郊區的,家境也比較好,所以做事情不象那些在鄉下沒見過世面的小女人那個狹隘。前世小鷗每次回父族也都是住在二堂哥家裡的,而且直到小鷗重生前還和二堂哥家保持著聯絡,時不時的去鄉下給兒子買些家雞蛋,隔幾個月去鄉下買次米,呵呵,反正每次去那邊總會蹭些農產品回家。再次見到年輕時的二嫂,小鷗心中真是感慨萬分,心想這輩子有的是機會報達前世二嫂對她們母子的情意。
大伯一家現在還住在那有近近百年曆史的老屋裡,小鷗的太爺爺,爺爺,老爸都在這生活過,老屋是木結構為主加上黃泥上的圍牆,有的地方牆泥已脫落露出了裡面起坯時的草莖,而上樓的梯子更是每走一步就吱嘎亂響,讓初次踏步而上的人有點心慌慌。小鷗這趟回父族看大伯只是個藉口,心裡主要還是想著自己家的那老屋,鷗爸成親時還在部隊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