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3/4 頁)
層面。企業由此顯得興旺發達,魏國祿及棗林暖氣片廠的大名迅速傳播,企業的規模迅速擴大。至八五年底,棗林暖氣片廠已擁有職工490人,固定資產330餘萬元(不含土地),銷售收入130萬元。這個數字擱在二十一世紀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在當時已是很可觀了。棗林暖氣片廠的神奇崛起,引發了一系列的後遺症。
第一是周圍鄉鎮包括臨河縣城很快出現一大批暖氣片企業。鄉鎮企業有個明顯的特點就是跟風嚴重,什麼掙錢便一哄而上。對企業的未來有通盤設想的“鄉鎮企業家”簡直是鳳毛麟角。
面對眾多的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暖氣片廠,魏國祿的應對之法有二條,實際是一條。對外加大市場開拓的力度,力爭拿到更多的訂單。這一條說起來不值一提,就是加大行賄的力度。老魏頭認為與眾多的但剛剛進入該行業的競爭者來說,棗林廠的優勢是明顯的,至少在資金上比競爭者更為優勢。多拿出三五萬,什麼事也擺平了!辦這種事不能靠外人,為此老魏頭加重了負責訂單的銷售科的職權,將他的族人晚輩充斥其中。對內擴大產能,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棗林廠倒是做了市場分析,認為目前的產能是制約發展的瓶頸。為此,在八五年夏棗林廠向市工行貸款200萬元用於擴能改造,土地的徵用只是村子裡自己的事,老魏頭一句話就行。裝置添置等改造的內容倒是請了專家評估。在八五年秋至年底,棗林廠實現不停產的擴能,新建了鑄造二車間,廠子一派興旺景象。
“後來產品滯銷了,或者貨款回籠不及時。趕上銀行催還貸款,廠子便轉不動了,是吧?”魏國祿向榮飛“傾訴”的時候,榮飛一直看著老式的八仙桌上的一座自鳴鐘。那絕對是進口的物件,或許已經有100年的歷史了。後世興起的收藏此刻還沒有幾個人懂得此道也是掙錢的路子,許多的財寶仍然以原生態的形式藏於民間。聽見魏國祿不說話了,榮飛終於說了一句。
“我就知道瞞不過你。跟你說話真是省力氣。哎,老婆子,愣著幹嗎?給榮先生續水啊?”
魏國祿的老伴早就聽說過榮飛。沒想到令老頭子欽服的人竟然如此年輕,比自己的小兒子還小五六歲!在棗林鎮,敢如此坦然面對老頭子的人似乎還沒有。即使現在廠子遇到麻煩,人們也不過背後議論而已。而這個姓榮的青年竟然如此傲慢------
“我知道你一定有辦法的。”魏國祿熱切地看著榮飛。七月份貸款就到期了,銀行已經催要了三次了,最後一次是書面的,威脅要封掉廠子。而廠子的流動資金已經陷於枯竭,貨款清收不力,當初為了搶佔市場,採取了先發貨後收款的辦法,導致了資金的緊張,最主要的原因是憑空多出來的競爭對手,臨河縣東支鄉的喬玉狗創辦的東支暖氣片廠,給了魏國祿極大的壓力。喬玉狗仗著弟弟是副縣長,得到銀行的大力支援,而自己的棗林廠卻受到官商的聯合打壓------
“沒想到你們這麼倒的這麼快。”榮飛從自鳴鐘上收回目光,“魏廠長,企業遇到困境首先要找自己的原因。找不到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我沒有調查,本來是沒有發言權的,你的廠子除了外部的障礙外自身是不是存在制度執行、人事管理、銷售政策等方面的問題?比如,是不是濫用親信親戚?採用賒銷的方式擴大市場佔有?”榮飛開了口,便決定與老魏好好的聊聊,至於能否幫助這個寄予很大希望的鄉鎮企業,要看談話的效果。
這一聊便是三個鐘頭。快中午時老魏又拖著榮飛去了廠子,實地檢視了廠子的現狀,甚至將財務帳薄取出來讓榮飛審查。飯菜就送到辦公室,榮飛也不客氣,一面吃飯一面瀏覽了棗林廠從八五年後半年到八六年上半年的賬冊。對於企業會計榮飛不算精通但也不外行,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最基本的三張表是看得懂的,估計眼下棗林廠和這位魏廠長還沒有達到看三張表的水平。
“老魏叔,棗林廠的困境我可以幫助,但你要答應我幾個條件。”思忖良久,榮飛決定出手相幫。
“我有個原則,生意歸生意,朋友歸朋友。”榮飛慢吞吞地說,“所以我幫助是有條件的。”
“你儘管說。”
“有二個方案,你選。第一我入資棗林廠,現有的資產請第三方評估,按照50%的比例入股,入股後你當董事長,我派總經理來,日常的經營管理歸總經理負責,你只問大事,不得干預總經理的日常經營,包括廠子的人事權。第二,我幫你度過銀行逼款這一難關,我找家企業為你擔保。但你要簽署一份協議和支付必要的費用。如果不能按期還款,我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