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第2/4 頁)
早知如此直接派營銷處的麻處長就對得起他們了。
接下來的談判邱志高卻感到了被動,感到被對方牽住了鼻子,特別是那個叫榮飛的青年,介紹說是隆總的助理,精確掌握了北鋼計劃內外礦石價格和生產計劃,對北鋼今年的生產指標瞭如指掌。這是個令人第一次就印象深刻的青年,對年齡的輕視在十分鐘後便蕩然無存,邱志高與他的同伴發現這個助理實際是談判的主要對手,一切的資料,分析,對形勢的判斷都由他來闡述,榮飛微笑著問邱志高,冶金部今年給貴公司下達的上繳利潤指標是不是有些壓力?
這是肯定的。邱志高沒有深思對方如何掌握自己的盤子。要完成利潤指標,北鋼必須生產計劃外的鋼材,眼下全國的形勢大體一樣,都在大肆興建樓堂館所,盤條等鋼材供不應求,張總不得不將審批權收在自己手裡,因為透過各種關係尋求計劃外批條的太多了!各方的壓力導致北鋼高層統一認識就是挖掘潛力多生產。這就涉及計劃外的礦石。對方丟擲的橄欖枝不由他不接——目前計劃內的鋼材價格為700元每噸,計劃外的價格為2100元每噸,礦石的差價比例大致也如此,當對方以高出計劃價200元的價格丟擲一份高達25000噸的礦石大單,而且對方提供的化驗報告是那樣的令人心動,這是比達維礦業成色好得多的富礦石!對於澳洲鐵礦石邱志高是知道的,這份大單令邱志高砰然心動。匡算其中隱藏的利潤最少在1200萬以上!這是多大一塊蛋糕?今年北鋼頭上上交利潤還差很大一塊,有關職工福利的缺口也很大,這份合約簡直是雪中送炭。
“有關進口報關手續?”麻處長是營銷處副處長,叫麻建勳,他是搞業務的,計算的比邱志高更快更準確。
“這個請邱總麻處長放心,這是明華的事情,我們負責將礦石運至貴公司,這是合同草稿,請過目。”榮飛遞過一份列印出來的合同。
合同很規範。從內容到書寫格式,甚至用語都極其規範內行。有關標的,價格,到貨日期,檢驗標準,付款方式,違約責任都無可挑剔。
邱志高一行帶著合同走了。整個談判只用了一個半鐘頭,令主持談判的市政府張副秘書長感到不可思議。最不可思議的是邱志高副總,本來是帶著應付差事的心情而來,沒想到捧個金蛋回去。
從市政府出來,隆月上車後埋怨榮飛,第一,明華貿易手裡只有一萬噸的礦石合約,後續的礦石以及資金問題怎麼辦?第二,有關進口手續不是小孩鬧家家,到時候我們提供不了礦石怎麼辦?違約金能將明華罰到破產!
“礦石問題我負責,能拿到1萬噸就能拿到10萬甚至百萬噸。而且合同裡第一單貨物不少於1萬噸寫得清楚明白。至於進口的手續嘛,那就是您的事情了。對不對師母?您是不是回趟北京?”
一些記憶逐漸復甦,計劃經濟雙軌執行逐漸暴露的弊端實實在在地催生了國內的第一批富翁。這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隱藏在背後的是對國有企業的快速放血,財富的盛宴正在拉開大幕,從八十年代後期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期,擁有權力背景和眼光的商人不發財簡直沒有天理了。在於子蘇拿到澳洲礦業的第一份合約,榮飛實際上沒有梳理清思路,直到最近深入瞭解了北鋼的供求結構後方才豁然開朗,這種方式簡直就是掠奪,偏偏法律現在尚是空白!這樣的致富手段和榮飛的經營理念格格不入,一度時間榮飛幾乎準備放棄,但自己不幹總有人幹,與其讓別人迅速完成資金的原始積累還不如讓錢捏在自己手裡。
“你為什麼臨時加價100元,25000噸就是250萬哪。”
“如果不是為了徹底打動北鋼的官僚們,我可以再加100元。隆姐,這是第一個單子,這份大禮會讓北鋼自以為是的官僚們欲罷不能。他們會來找我們的。你去北京,不管用什麼手段一定完成進口的合法手續,所需的公關費用沒有限度。你要知道,這樣的生意不會留給我們很長時間,我們要藉此拿到足夠的資金往產業鏈的上游發展,從現在起到本世紀末,國際鐵礦石一直會處於供過於求,澳洲也罷,巴西也罷,不會拒絕我們的訂單,這段時間是我們完成戰略佈局的黃金時機,幾百萬的資金說實話只是個毛毛雨。如果我手裡有幾百個億,你看我會做多大一番局面!”總算開了頭,同樣處於興奮中的榮飛神采飛揚,“你可以見證,我們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國家,我們的路子就是讓國家致富的前提下致富我們自己。”
“你這個小狐狸。總把骯髒的私慾披上聖潔的外衣。對了,你怎麼不叫師母了?”
“師母是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