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第2/4 頁)
的造型從外部看比較前衛,主要是大窗戶和大陽臺,陽臺全部用鋁合金封起來了,在86年,這是非常令人羨慕的造型。樓房的暖氣系統來自花園酒店先期建好的鍋爐,在交付使用者時屋裡已經送上了暖氣。
樓房尚未竣工,總有路人對其指指點點,猜想是哪個機關新蓋的宿舍樓。其中的30套給了陶氏的員工,15套大的15套小的。10套給了即將竣工正在緊張內部裝修的花園酒店管理層,留給明華服裝3套和北陽貿易2套,榮飛自己留了2套,最後的3套送給了關係戶,李德江,曹萬生和曾軼可每人拿到一套。他們都是以榮飛的名義買的。房價每平米300元,預交一半,剩餘的在二年內交清。現在尚無產權一說,這個價錢讓一部分人感到吃不消,比如林恩澤。
在八五年前進入崔氏的“老人”每人都拿到了一套房子。林恩澤本來不在此範圍內,但有榮飛的關照,他還是拿到了位於三單元四樓的鑰匙,這是一套66平米的小戶型,預交的房款要10000元,這讓呂素英有些猶豫。林恩澤在到崔氏的一年多時間裡攢了點錢,但絕不到1萬塊。於是呂素英決定放棄這個機會,她要等林恩澤回來商量。
需要說明的是,在86年,1萬元還是一個很驚人的數字,春晚一個關於萬元戶的小品就足以說明當時的存款水準。
這天林恩澤下班很晚,剛到家呂素英就說起房子的事。
“不用管了,錢我已經交了。”林恩澤洗臉,用髒乎乎的毛巾擦臉。
“交了?哪來的錢?”
“榮飛替我交的。這事你別管了。”
“這樣不合適。恩澤,真的不合適。”
“我知道。下午我見他了,我說不過他。好在我有信心在三年內付清房款。”
“三年內付清房款?你不吃不喝能攢多少錢?咱們的日子不比人家,老家那邊不能不管------”
“當然管。不僅我家要管,你家也要管。素英,你還不知道,公司有了新政策,我們有提成了。按照榮飛的介紹,像我這樣的技術員,年底會有3000~5000的提成。”
“這麼多?公司掙多少能給你們這麼多?”
“我只管技術,不管經營。但榮飛的話我信。”林恩澤抓起饅頭就啃,饅頭是呂素英自己蒸的,按照家鄉的習慣,不放鹼,味道有些酸。
“主要的問題是這回原本沒我的份。這下搞得都知道我和榮飛關係密切了。設計室的人總問我和榮總是什麼關係------”
“我們欠人家的太多了。”
“是啊。”林恩澤喝了口小米稀飯,“對了,你能不能將孩子送託兒所,到陶氏上班?”
“上班?做什麼?”呂素英很想有份工作。
“工程隊有的是活。”
“那感情好。只是託兒所的事不一定好辦呢,據說要有北陽戶口才行。”
孩子的戶口是跟著母親落籍的,這使得大學畢業落戶北陽的林恩澤的兒子是農村戶口,戶籍改革直到下個世紀也沒有真正得到突破,依靠身份證隨意擇地而居對於中國人依然是夢想。
“榮飛有辦法,讓你上班也是他的建議,他說女人要實現與男人的真正平等首要條件就是經濟獨立,即使家裡不缺女人掙的那份錢,也要讓老婆出來做事。還有,榮飛說孩子入托和同齡的小朋友在一起對他的心理發育好。”
呂素英深為感動。她嫁給林恩澤本來承擔了很大的壓力,他們是娃娃親,雖然是同屆校友,實際上基本沒有來往,囿於身份交往反而比正常的同學少。林恩澤考上大學走了,而她自高中畢業就留在村裡務農了。身份的差距讓村裡一直傳言林家悔婚,令自己父母非常的擔心,要知道一旦真的悔婚,林恩澤可以在外面輕易找到物件,而她就難了。好在林恩澤還算有良心,大學一畢業就回來與她結婚了,也算給了她家定心丸。原來以為嫁給大學生什麼也不用愁了,等跟著林恩澤來到北陽,方知北陽居,大不易。僅靠林恩澤那點工資真的很難。這還是在林恩澤毅然敲掉鐵飯碗跑到一傢俬企工資提高數倍的情況。如果留在什麼北重,估計他們要一直兩地分居下去了。她來到省會,算是見識了繁華的都市,內心很是渴望能永遠居住在都市,渴望融入這個都市,可是很難,除了丈夫和丈夫很少的幾個朋友,她在這個大的無法想象的城市不認識任何人,連語言都不通,出去買菜便可感覺到城市人對她的鄙視。她也知道,只有在這個城市找到自己的工作,她才算是真正進入這個城市,否則只算是寓居,算是個遊客。現在丈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