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第3/4 頁)
一般的生意我真看不上,不知這個杜波留夫究竟有多大的力量。”
杜波留夫是第二天下午來佳木斯的,帶著一個助手,一個翻譯。一疊聲解釋自己遲到的原因,請求中方合作伙伴的原諒。畢劍康向“老杜”介紹了榮飛隆月,將聯投給蘇聯朋友的禮物——幾箱高檔高度白酒贈送給老杜先生,這份禮物讓老杜同志眉開眼笑,論酒的歷史及口感,蘇聯人推崇的伏特加即使是最頂尖的也無法與中國這個釀酒歷史最長的國家的一般白酒相比,和中國人打交道已久的老杜同志自然知道茅臺和五糧液在中國白酒中的地位。他送給榮飛的是一副艦船模型,從外觀看像是巡洋艦。送給隆月的是一件黑色的狐皮大衣。
當晚由畢劍康做東,在榮飛下榻的酒店宴請杜波留夫一行。畢劍康準備了好酒,杜波留夫及其助手充分展示了俄羅斯人豪飲的風範,二兩的杯子基本是酒到杯乾。榮飛一行中婁曉偉算是善飲的,不過七八兩的酒量,根本不是“老杜”的對手。看來每年莫斯科都有因喝醉露宿街頭而凍死的酒中仙人不下數百人的報道所言非虛。“老杜”不僅善飲,而且頗為詼諧善談,席間講到中蘇間的傳統友誼更是滔滔不絕。話題基本鎖定在三四十年代,榮飛恰好對那段歷史比較熟悉,對蘇德血戰及蘇聯紅軍出兵東北不陌生,嘴上附和著老杜的海聊,心內大不以為然。竊認為近代中國近鄰,沒有比俄羅斯這個擴張成性的北極熊對中國的傷害更大的國家了。滿清時期對海參崴庫頁島等上百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的蠶食鯨吞不說,進入二十世紀,一手策劃了外**立的正是蘇聯。抗戰時期,全世界承認滿洲國的國家不到十個,其中就有蘇聯。所謂友誼,不過是建立在利益基礎上的一種需要。當榮飛指出這點時,老杜有些尷尬,解釋當時收到法西斯德國的威脅,急需一個平靜的遠東,所以不能激怒日本帝國。站在蘇方的立場看,這樣的選擇沒什麼錯誤。蘇軍取得莫斯科保衛戰勝利的主要原因得益於大間諜佐爾格的一份情報,那份情報明確無誤地指出日本人沒有北進的打算。這樣才使得斯大林放心地從遠東調走大批的精銳去保衛莫斯科。
榮飛第一次和俄羅斯人坐在一起喝酒談生意,偏偏對方很喜歡談論歷史,不由得神遊局外。當四瓶五糧液見底,畢劍康再次為蘇聯朋友斟滿大杯,杜波留夫將話題轉回正事,談起今後的生意來。喝下去足有一斤半的他仍能口齒清晰地談生意令榮飛大為佩服。
之前雙方進行的基本是實物交換。明華貿易賣出去的是服裝,買回來的是拉達轎車,因為捷達及桑塔納的量產,老式的拉達車銷路並不好,至今還有十輛停在北陽公司的大院裡。這次與蘇方會談,隆月曾提出不再進口蘇聯的汽車了,明華的服裝在蘇聯銷路不錯,金星公司的訂單又下了十二萬件。但蘇方沒有美元來支付,仍提出以貨貿易,但蘇方的貨單又不能令隆月滿意,對榮飛熱衷的對蘇貿易也就蒙上了陰影。這次來佳木斯之前和榮飛交換意見,榮飛故作深沉的不做正面回答,而他的表情又說明他已有成熟的方案了。
“杜波留夫先生,明華貿易在與貴公司的以物易物貿易中蒙受了損失,”榮飛一攤手,“我不想再做這種生意了。你下給明華貿易的新訂單無法執行,除非你有硬通貨結算。”
酒席上本不是談正事的場合,尤其是外貿生意。偏偏杜波留夫根本不在意這個,“可是我沒有美元。盧布可以嗎?”
“不可以。”盧布馬上就快成廢紙了,貶值的速度幾乎可以和抗戰後期的法幣媲美,榮飛的拒絕令畢劍康和婁曉偉鬆了口氣。
“我們是簽了協議的,你們不能違約。”老杜叫道,“否則我會提起訴訟的。”
榮飛笑了,“親愛的杜波留夫先生,請不要著急。明華貿易確實與貴方簽訂了合作協議,但是,請注意這個但是,”一旁翻譯的趙淺予忍不住笑了,讓隆月狠狠瞪了她一眼。“但是,協議明確規定,每次的貿易需確定品種數量及結算方式。我方需要調整結算方式,不算違約。”
老杜和助手都喝得有點高了,只有一頭金髮面板雪白的女翻譯頭腦清醒,不顧規矩問道,“貴方一定有更好的辦法是吧?董事長先生?”
“是的,圖154M,可以嗎?”
“什麼?你要民航客機?”幾乎所有的人都驚問。
“你要幾架?”杜波留夫的神態倒沒多震驚。
“四架。”
第三卷第七十七節風氣之先
154是俄羅斯圖波列夫設計局研製的用以取代圖-104、伊爾-18的三發中程客機,它是前蘇聯和前華沙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