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部分(第1/4 頁)
交談後才明白菲亞特之所以看中麒麟,既有菲亞特瞄準中國這個潛力巨大市場的主要動因,也有瑞風與熊貓的因素。鄧南遮特別欣賞瑞風的外觀設計,認為其中有許多超前的東西值得菲亞特學習。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中國公司造出如此水平的轎車是值得菲亞特與其合作的。
對麒麟汽車的實力,阿爾瓦利托回到義大利後有詳細的報告,認為麒麟已經具備了一個現代汽車公司的框架,它有自己的設計中心和營銷中心,已經有比較完備的售服體系,而他的製造中心有著比預想先進的多的裝備水平。其生產線基本是從德國進口的,至少現在毫不落後。阿爾瓦利托給出了麒麟的估價,應當不低於3。5億美元。如果麒麟技術中心有著未曾亮相的技術專利,那麼這個估價還應當上浮。
所以,鄧南遮總是將話題往技術專利上繞。榮飛心知肚明,技術工程中心在實用技術上確實有重大進展,但此時卻不是拿出來的時候。榮飛的談話證明了這位年輕的董事局主席對轎車技術的走向有著驚人的預判。越是不具體談,鄧南遮越是相信麒麟汽車有著他需要的東西。
這個落後而神秘的國度總有些讓人驚訝的東西。鄧南遮先陪榮飛參觀了菲亞特的幾家工廠,然後熱情地安排中國客人遊覽義大利的著名風景,義大利的文化底蘊在歐洲的地位是可以與亞洲的中國相比的。說西方文明發源於義大利也不為過。榮飛對鄧南遮的安排欣然接受,而張雄夫和孟啟新則抓耳撓腮,對菲亞特合資麒麟頗為心動。主要是菲亞特展現的實力讓二人羨慕不已。他們佩服榮飛能夠放下大事興致勃勃地專心遊玩,根本不提合資合作一事,與他倆也不提。
而菲亞特高層在中國人遊覽威尼斯水城時,菲亞特董事會達成了一致意見,原則同意了鄧南遮收購麒麟汽車的提議。如果控股麒麟,菲亞特將快速實現進入中國市場的戰略目標。
沒有人可以商量。對於資本運作,張雄夫和孟啟新顯然不是商談的好夥伴。如果於子蘇在,或許會給出一些好主意。榮飛後悔沒有帶上於子蘇了。這種大事是難以依靠助手的幫助的。榮飛在旅行中完成了與菲亞特合作的幾層設想。
當回到都靈,與鄧南遮再次會談時,榮飛丟擲了他的建議,聯投願意拿出新都機械與菲亞特實現深度合作。這是一個誘餌,榮飛的想法是促成菲亞特與新都機械的合資,為麒麟的這條“病腿”請一個外國大夫。
這是個小範圍的合作。也算一次投石問路。果然,鄧南遮對新都不感興趣。立即提出了收購麒麟的方案。將採取增量控股的辦法,將麒麟置於菲亞特旗下。
沒有做過資產的評估,如果義大利人控股,將付出不少於15億人民幣的代價(這個估價是榮飛自己做出的,並未與義大利人進一步交換意見,但與阿爾瓦利托給出的估價極為接近)。出乎鄧南遮的預料,榮飛毫不猶豫地拒絕了義大利人的方案。明確表示,麒麟汽車不願意被收購。
義大利人不想小打小鬧,而榮飛又不想將麒麟的控制權轉手義大利人,談判就此擱淺。
同行的張雄夫及孟啟新心驚肉跳。十幾個億的合作是什麼概念?將麒麟汽車置於菲亞特旗下是什麼概念?參觀了菲亞特旗下的幾家汽車公司,他倆已經明白了麒麟與菲亞特的差距是何等的巨大。
孟啟新回想自己初搞新都時的沾沾自喜,新都加盟聯投後大搞技改後的雄心,在菲亞特公司面前被擊得粉碎。此時他方對總是處於憂鬱狀態的榮飛多了幾分理解。山外有山,自認為龐然大物而顧盼自雄的聯投比起國外那些百年老店真的如一個牙牙學語的嬰兒。
鄧南遮的意見傳回國內,引起G省乃至中央的濃厚興趣。榮飛不接受義大利人的意見,在公司內外都頗有微詞。榮飛在聯投董事會上講,控股麒麟汽車等於把麒麟汽車賣給了義大利人,對於齊明遠或者周延東或許認為賺了,對於撈一把當個富家翁來說也可以。但對於打算在麒麟汽車上實現自己夢想的我來說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當初上馬麒麟,我就是要造中國人自己的汽車借用外資的力量可以,將企業交給外資則不行。
聯投董事會和以往一樣,在重大決策上依舊以榮飛馬首是瞻。菲亞特對麒麟的垂涎,增加了麒麟及聯投決策層的信心。已經進入麒麟董事會,將麒麟當做自己的企業,決心與麒麟榮辱與共的卡布諾先生第一個贊同榮飛的決定,給本來有些壓抑的董事會增添了喜劇氣氛,卡布諾似乎忘記了,他自己就是義大利人。
榮飛從義大利回來,棗林建材已經在香港上市了,共計發行36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