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部分(第3/4 頁)
就不應該答應史蒂芬跑這麼一趟。”
林宥倫臉上一副“我就知道是這樣的”表情:“史蒂芬對自己的作品就這麼沒有信心,居然要讓你跑來為他做說客?”(未完待續。。)
第1063章 左右手的戰爭(上)
盧卡斯聳聳肩,“還不都是因為那些該死的媒體,他們一聽說你把《金陵十三釵》和《太平輪》放在同一檔期上映,立刻像嗑了藥一樣興奮。”
林宥倫馬上糾正說:“只是在亞洲同步上映,北美這兩部電影的上映日期是錯開的。”
盧卡斯無奈地笑了笑,“我知道,但他們還是很興奮!”
林宥倫一臉無語,心中暗想著美國媒體的“燃點”也太低,這麼點事都能讓他們興奮成這樣。
“不不,我覺得你可能低估了這件事的影響。”盧卡斯搖搖頭,跟著卻話鋒一轉:“你對這兩部電影的票房預期如何?”
林宥倫沒有說話。
“所以你也不太看好這兩部電影的票房是嗎?”
盧卡斯早料到林宥倫的反應,心裡微微嘆了口氣。
《金陵十三釵》雖然是由斯皮爾伯格執導,拍攝期間也確實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但受限於題材的緣故,這部電影很難取得像《辛德勒的名單》那樣的成績,而且在亞洲,這部電影也不是全部國家都很感興趣,至少有一個國家盧卡斯相信他們絕對不希望看到這部電影上映,那就是日本。
日本不像德國,這個國家對於自己在二戰中的放下的罪行並無懺悔的意思,甚至還極力地掩飾,所以像《辛德勒名單》在德國上映時總理親自到場的情況,肯定不會在日本上演。甚至這部電影都不會被允許在日本上映。
盧卡斯並不關心日本是什麼樣的態度,但他知道日本在亞洲電影市場上的地位。而在香港電影國際化擴張的道路上,日本電影市場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這兩年甚至超於臺灣,成為香港電影海外發行的第一票倉。
失去了日本這樣一個重要的市場之後,《金陵十三釵》究竟能夠拿下多少票房就成了一個讓人很擔憂的問題。
林宥倫有些意外地看了盧卡斯一眼。
“史蒂芬難道沒有告訴你,中國大陸方面已經正式決定要引進這部電影?”
“真的?”盧卡斯一愣,臉上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這確實是一個好訊息,不過我還是堅持原來的觀點。《金陵十三釵》也許不會虧本,但它很難給你帶來票房上的豐厚收益。”
林宥倫對此並沒有太大的反應,“如果是為了賺錢,我根本不會選擇這型別的電影。”
盧卡斯點了點頭,其實從一開始他就清楚,林宥倫投資拍攝《金陵十三釵》的目的就和斯皮爾伯格拍攝《辛德勒名單》差不多,都是因為心中某種情節的驅使。而沒有摻雜太多利益的考量。
“那麼《太平輪》呢?我看過卡梅隆負責製作的那段沉船特效,不計成本的投入確實非常震撼,但這部電影想要收回成本,恐怕比《金陵十三釵》更難吧?西方觀眾或許會對這類災難片感興趣,但也僅僅是針對影片中讓人震撼的特效場景,而且相比這部電影高昂的製作成本。即便是片中的演員全部換成好萊塢大牌明星,想要收回成本也有不小的壓力。”盧卡斯看了一眼沉默不語的林宥倫,“這也正是問題所在,無論是《金陵十三釵》還是《太平輪》,這兩部電影的票房主戰場都只能是在亞洲。所以你明白為什麼美國媒體對這件事這麼關注了嗎?”
“我還是不明白,既然這兩部電影的成敗得失都和好萊塢沒有什麼關係。美國媒體來湊什麼熱鬧?”林宥倫抱起手,“或者說我什麼時候在好萊塢變得這麼受歡迎了?”
“你還是沒有明白我的意思。”盧卡斯不無遺憾地聳聳肩,“美國媒體關注的並不是這兩部電影本身,而是它們背後代表的含義。”
“背後的含義?”林宥倫皺了皺眉。
“沒錯,《金陵十三釵》代表了史蒂芬,而《太平輪》代表了卡梅隆,他們兩個現在都是美國最頂尖的導演,所以這次不單單是兩部電影的票房對決,同時還是兩位好萊塢頂級導演之間的巔峰對決,這種事情在以前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或者說大家都很理智地避開了這種可能的正面對決。”
林宥倫不得不再次糾正盧卡斯的說法。
“《太平輪》的導演是吳雨森,卡梅隆只不過負責特效製作。”
“《金陵十三釵》也並不完全是史蒂芬的作品,我的意思是這部電影不是他自己產生念頭然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