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頁)
兩個近衛去堂弟帳中收拾那被踹翻的書桌,自己慢慢踱步回帥帳,心裡琢磨著祖父定康帝老夫聊發少年狂時做下的那件荒唐事。
據說定康帝四十歲生日時,突然心血來潮去民間來了個微服私訪。這皇帝私訪嘛,必有豔遇,定康帝碰巧也撞見了個妙齡美女,龍心蕩漾之後,把小美女的抗拒當情趣,霸王硬上弓來了個春風一度。事後皇帝陛下賞了小姑娘一塊玉佩戴上,正琢磨著要像戲文上唱的那樣許諾接小姑娘去享福云云,小姑娘卻哭哭啼啼裹著床單一頭撞到地下,那撞的比朝上某些作勢死諫的文官可要狠多了。血花四濺點染龍袍,定康帝一時之間傻在當場,外面的內侍聽到動靜進來一看,探了探小姑娘的鼻息,已然斷氣。定康帝尋歡作樂的好心情被個不識抬舉的民間女子攪亂,便灰溜溜夾著尾巴回了宮,留下兩個內侍草草處理小姑娘的屍體。
東南枝下
按說像收屍這種事兒,對於常年服侍一國之君的內侍來說,實在算不得難,畢竟宮裡長年累月都會有非正常死亡且需要毀屍滅跡的人,要不怎麼說熟能生巧。可惜收屍這苦差是人都不願意幹,於是當時留下的那兩個內侍都是被人排擠的新手,所以,此事就留下了後患。
關於定康帝尋花問柳事件的大結局,明域極少數知情的貴族間悄悄流傳著兩個版本。
版本一:那死節的姑娘被捲了席筒扔到亂葬崗,就此了賬,她本是一個不受寵的庶女,又沒有出嫁,被她常年不曾謀面的父親一句話打發在亂葬崗埋了。
版本二:那姑娘其實沒死透,被亂葬崗風一吹又活轉過來,叫家裡尋了回去。後來此女產下一個男嬰便撒手人寰,這家人查明真相後,將男嬰看成可居的奇貨,就這麼囤了呃養了下來。
兩個版本雖然大相徑庭,卻有一個致命的共同之處:兩個版本里出現的那戶人家,都姓陸,乃長平的名門望族——浩信侯府。
鬱景生長長嘆了口氣,心中一片陰霾:如果,那個不幸的姑娘真的是陸英的庶女;如果,那個孩子真的是陸嘉
鬱世子頓時心有千千糾成結,直想嘔出一口鮮血。他想,我都這樣了,連城只怕更難受,如果給銀屏知道了恐怕她非死即瘋。
鬱世子懷著一顆沉重的心,慢慢走遠了。
定康帝四十大壽風月案的真相,版本一PK版本二,究竟那個更接近事實?
答案是版本二,因為版本一不夠狗血,而美好的生活,她永遠都是狗血淋漓的。
陸姑娘被家僕尋回去以後,她大哥陸源看出僕人呈上來的那塊玉是皇族之物,又順藤摸瓜一打探,乖噻,竟然是真龍天子的手筆。陸源同他父親陸英一商量,本欲借勢將陸姑娘送進宮,奈何天子也許是被烈女殉節事件所驚,一回宮就鬱悶地發了怪疾,日日與病榻纏綿。
這種皇帝病重的情況下,朝堂事問太子允真,後宮事問椒房皇后,而那些個風流事怎麼看怎麼不合時宜,所以陸姑娘被進宮事件就這麼耽擱下來。夜長夢多易生變,沒多久,陸姑娘竟然有了懷孕的跡象。定康帝不惑之年只得了兩子一女,就一個皇帝的身份來說,子嗣不可謂不單薄。曉得陸姑娘懷了龍種,陸源自然大喜,謂之奇貨可居,把陸姑娘嚴嚴實實藏在後院待產。畢竟皇宮不及自家後院安全,有了皇族血脈,家族地位更上一層樓,指日可待。
可惜,天公不作美,有時候人還真是不得不感嘆一句“時運不齊,命途多舛”。定康帝的身體自四十大壽往後,就沒有什麼起色,這裡沒起色的指的是:沒有好的起色,同時,也沒有壞的起色。換句話說,皇帝陛下就那麼不好不孬地躺在床上,吃得不多不少,睡得不長不短,就是對吃喝拉撒睡以外的事情心有餘而力不足。
而且,這樣的定康帝,不知因為什麼緣故,在病榻上下了一道聖旨,命令皇后務必不遺餘力遣散後□子,除了那些非留不可或者死活不走的,其他人通通送出去。此情此景,陸源雖然頗有些心焦,但想到陸姑娘的肚子,他決定在皇帝身體好轉前按兵不動。
明域史上有很多特立獨行的皇帝,後世的生物學家推測說這是某段神秘的家族基因在作怪,這段基因時而表達,時而沉默。按照這種推測,就定康帝而言,他身體裡的那段基因很活躍的表達了。他生命的最後九年時間,絕大部分是在病床上度過的,且是以一個單身皇帝的身份。
這位“病床皇帝”將國事完全託給了太子允真即後來的敬德帝,可他卻並不是退位去當太上皇享清福,這讓很多史學家不解,不明白他為什麼佔著OO不XX,甚至有人一度懷疑他是被當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