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第3/4 頁)
垮整個蜀國的!
一絲苦笑從他唇邊徐徐掠過:“想不到這麼多年過去了,司馬仲達他還是這麼瞭解本相啊!”
“丞相!依屬下之見,司馬懿這人居心叵測——他所送的這些野豬肉可能會含有劇毒。”楊儀在一旁開口進言道,“請容屬下喊來軍醫剖開它們細細檢查一下”
諸葛亮目光一轉,盯著楊儀道:“楊長史,你總是這麼喜歡用最大的惡意去臆測別人的動機嗎?司馬懿為人固然陰深狡詐,但恐怕這時還不屑於以此等下毒暗算的卑劣手段來自損聲名吧?劉諾,你且拿下去讓廚師用調料抹了,好好燉煮一鍋出來,本相今天要嘗一嘗葷、開一開胃”
楊儀被諸葛亮這麼一訓,臉上便有些發訕。魏延在邊上瞧著他的狼狽樣兒,就“哧”的一聲笑了出來。楊儀聽得分明,側頭恨恨地瞪了他一眼。兩個人目光一碰,都撞得火花四濺。
諸葛亮慢慢坐回了軟墊榻席之上,心底暗想,司馬懿此番送來野豬肉,分明是在向本相示威啊!他表明了他自己體氣康健,老而未衰,在繁忙公務之餘尚能躍馬持弓射獵殺豕,豈是我諸葛亮這一副心亢脾虛的病軀所能相耗得起的?
“本相想好好地休憩一下了。”諸葛亮雙目微閉,低低地開口了,“伯約,你且留下。”
楊儀、魏延、鄧芝、王平、馬岱、高翔等應聲紛紛退了出去。
營帳裡一片沉靜,靜得讓姜維有些莫名的驚恐。
“伯約”諸葛亮睜開眼直視著他,緩聲問道,“你認為司馬懿為什麼有底氣敢在這八百里關中平原與我大漢天軍一直對峙下去呢?”
“司馬老賊所憑恃而與我大漢天軍相抗者,便是看準了我軍糧草供應不能長期維持下去的缺陷。”姜維沉吟著答道,“他就是想和咱們再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像上一次北伐那樣迫使咱們缺糧而退”
“倘若我大漢天軍也在五丈原駐紮下來施行軍屯自養之策呢?”諸葛亮的雙眸深處精芒一閃,“司馬懿會如何因應呢?”
“唔丞相大人果然智謀超世!”姜維全身一震,驚喜之極,“您若施行這‘軍屯自養’之策,既可緩解益州百姓供糧之苦,又能在這關中種糧自足,當真是一箭雙鵰的妙計!這樣一來,無論您和司馬懿再拖多久,您都不用擔心了”
諸葛亮仍是順著自己的思路繼續追問著:“那麼,在這‘拖’字訣已然失效的前提下,司馬懿又會如何呢?伯約,你再替本相想一想”
姜維思索片刻,雙目亮光閃動:“丞相大人,倘若換了姜某面臨這一窘境,姜某就只得改計而行——說不得便要潛心伺機,效仿曹操當年火燒烏巢之所為,組織一支死士隊伍劫擊對方的糧倉!”
“是啊!司馬懿被逼急了,大概也只能像你這麼做了。”諸葛亮聽了,手中鵝羽扇輕輕而搖,臉上終於露出難得的笑容來,“伯約,看來日後這大漢的藩護之任,本相是該交付給你的。你方才此計甚妙,很好!很好!明日本相就發下令去,暫撥一萬步卒在五丈原西區與渭河之濱種糧屯田
“同時,本相決定將日後從斜谷道運送過來的益州糧草都分批囤積在五丈原南端的上方谷內,把它作為我大漢天軍的後方糧草主倉細心經營起來”
“丞相巧設奇局,天衣無縫,只怕司馬老賊這一次定然中計難逃了!”姜維雙拳一抱,朗聲而贊。
諸葛亮目光閃閃地看著姜維,心下暗道,伯約啊!你知道嗎?這便是本相凝聚畢生之力給予司馬仲達的最後一擊了!本相是想拼盡全力在自己有生之年將司馬懿這個蜀漢第一勁敵替你們除掉啊本相也只有祈求天不亡漢,以使本相這一計策終能大奏奇功啊
第5卷三國歸晉第37章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第230節見招拆招
夫以愚克智,逆也;以智克愚,順也;以智克智,機也。其道有三,一曰事,二曰勢,三曰情。事機作而不能應,非智也;勢機動而不能制,非賢也;情機發而不能行,非勇也。善將者,必因機而立勝。
司馬懿慢慢地讀著諸葛亮所著的《將苑》,眉目之際盡是感慨之色:“幸得本帥先前將此書另抄錄了一本,再次讀仍是頗有感悟啊。這諸葛亮真乃文武兼備之奇傑也!他身懷異器而枉居偏邦,真是可惜了!以他這般誠篤縝密之心、謀國盡忠之才、出將入相之器,我朝陳群陳司空豈能與之相比?他若為我大魏之臣,略展其良相大將之能,恩加海內,撫養萬民,威服八荒,天下何憂不平?亂世何憂不治?”
他話猶未了,司馬師卻呵呵笑道:“儘管父帥對他這般一味褒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