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2/4 頁)
只見他一會兒抬眼瞅瞅賈詡,一會兒又轉眼瞧瞧荀攸,神色似有所悟。於是,他便有些隨意地向司馬懿問了一句:“仲達,你此刻意下如何?”
“下官愚昧,本是不敢妄議此等軍國大事。”在曹操的面前,司馬懿的臉上彷彿永遠都是掛著那麼一副謙卑自持的表情——他深深一躬又道,“誠蒙丞相大人垂詢,下官亦只有斗膽一抒愚見了。依下官看來,劉磐、劉備等逆賊既然都那麼在意江陵,而且劉備也是在長坂坡被我天朝大軍追趕上後才徹底死了那份搶奪江陵之心的——如此一觀,則江陵城必是大有可取之處。兵訣有云:‘敵之所力爭,即是我之所必得。’丞相大人此刻須當棋先一著,勿為他人所乘。”
他講到這裡,又轉臉看了看滿面沉鬱之色的賈詡,仍是彬彬然而道:“當然,賈大夫所言亦頗為雄奇特達,實乃破格進取之良策,所以也不可不多加著意。丞相大人自可在佔領江陵這一咽喉要地之後,再徵發舟軍乘隙從漢水、長江等兩路順流而取夏口城。如此南北夾擊,則長沙郡可奪,桂陽郡可下,江夏郡西無屏障,指日可破。江東孫氏若敢貿然前來攖鋒,丞相大人正可以堂堂漢廷王師之天威一舉而殄之。”
他正講之際,覷見賈詡眉尖一挑似乎又欲諫言,便徐徐帶笑言道:“下官再無多話叨擾丞相大人之運籌謀斷,只是還有一點須得提醒大人注意,我天軍的虎豹騎勁旅而今先是不眠不休,一日一夜疾趕三百餘里,後來又在長坂坡、長坂橋、煙幕陣中激戰了數場,若是再要沿著漢水追襲而下,即便諸位將士始終是士氣高昂,能夠屢戰屢奮,但這些坐騎卻畢竟不是鐵打的,只怕有些頗為可慮。”
司馬懿的話說到此處,曹仁、曹純、夏侯淵、張郃等那些與張飛、趙雲交過手、吃過苦頭的曹軍將領都不禁頗有同感,一個個在旁微微頷首,覺得這個司馬仲達的進言真是入情入理、曲婉切實,彷彿每一句話都講到他們的心坎裡去了。
“唔!仲達講得好——條分縷析、嚴謹縝密、滴水不漏!”曹操一面用手輕撫鬚髯,一面有些驚喜地瞧向他來,重重地點了點頭,“‘敵之所力爭,即是我之所必得。’——吾意定矣!”
第2卷身在曹營,司馬懿暗通孫、劉第15章司馬懿密盟孫劉第099節曹操駐紮荊州
建安十三年九月十三日黃昏,曹操親率七千虎豹騎疾速趕到江陵城,張允、鄧義等荊州將吏紛紛出城迎降。
而劉磐、黃忠等水師在馳援半途之中得知江陵城已然失陷,便也只得撤軍退回長沙郡以作後圖。至此,荊州江北全境,除夏口城外,幾乎盡行落入曹操掌中。
按照曹操先前的想法,原本是應該馬不停蹄地集結大軍分兩路從漢水和長江南北夾擊劉備、劉琦據守的夏口城,然而他的後方傳來了緊急軍情訊報,宛城、樊城、襄陽等郡縣都爆發了不同程度的民亂,編縣、當陽兩個江北腹地大縣更是民怨沸騰。
曹操自己很清楚,這是虎豹騎在長坂坡濫殺了不少無辜百姓而導致的嚴重後果。這一事態打亂了曹操“一鼓作氣,兵分兩路,南北夾擊”的軍事部署。他只得按捺住自己的焦慮之情,暫時擱下了逃往夏口的劉備、劉琦、諸葛亮等人,力求先在荊州江北一帶站穩腳跟,於是便迫不及待地展開了荊襄各郡縣的接收和安頓工作。尤其是對那些在長坂坡被虎豹騎打散的荊州僑戶們,曹操密令手下諸將對他們要特別注意。他們中間不知有多少劉備部卒乘機潛伏或流竄下來,隨時都會給自己的軍事後勤供給線製造不小的麻煩。所以對他們務必要切實甄別和提防。至於那些心懷疑懼、惶惶不安的荊州門閥士族們,若不及時加以撫慰,萬一他們受人蠱惑而激起譁變,那麻煩更大。曹操於是即刻任命了韓嵩、楊修兩人為特使專門負責江北三郡二十八縣計程車庶安撫事宜。
安排完了民政庶務之後,曹操終於騰出手來,把目光投向了軍事庶務這一塊。他讓曹仁、賈詡、夏侯淵等心腹將臣在蔡瑁、張允等荊州本地將領的協助下,開始對荊州江北水陸兩軍進行整肅改編。諺語有云:“磨刀不誤砍柴工。”曹操相信,荊州江北水陸兩軍與自己帶來的南征王師整合成功之日,便是荊州全境一舉底定之時。
為了居中排程軍政事務,曹操將自己的丞相幕府以最快的時間從襄陽遷到江陵,順便把前荊州牧劉琮一家也全部遷了過來。荀攸那次諫議曹操不要到襄陽劉宅去探視劉琮是對的,後來,曹操從自己派出的眼線口中得知——那一天,劉琮手下的愛將王威居然揹著他的主公,在牧府衙堂到劉宅之間的那條道路上設下了伏兵,準備狙擊行刺曹操。幸好曹操最終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