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3/4 頁)
無恙而歸,堪稱‘吉人自有天相’!”諸葛亮雙手一拱,滿面欣然之色。
“諸葛軍師何賀之有?”劉備緊緊抱著那劉禪,眸中淚光泛動,瞧著前方陣列當中那個十分醒目的白影,喃喃道,“為了阿斗這個痴兒,險些上了子龍性命,備心中實是後怕不已啊”
諸葛亮微微搖頭,遙遙望著趙雲的身影,悠然道:“主公對此事不必這般縈懷繫念。若非主公弘毅寬厚、仁蓋天下,豈能換來子龍等捨生取義的錚錚之舉?主公只要繼續砥節礪行、積德累仁,似子龍這等的國士偉器自會從四面八方如螢逐炬,紛紛歸附而來的。”
“備感謝諸葛軍師的指教了。”劉備深深點了點頭,舉目一望,但見曹軍虎豹騎從西面蜂擁而至,宛若重重烏雲席捲過來,將自己在堤下平地上佈下的兵陣擠壓得漸漸退縮,又不禁喟然長嘆,“曹孟德的鐵騎實是兇焰萬丈,不可輕攖——雲長與琦兒的舟兵若是再不趕到,我等勢必危哉!”
諸葛亮緩緩搖著手中的鵝毛扇,神情一片恬靜:“主公勿憂,只要亮尚有一口氣在,絕不會讓曹賊傷到您一根毫毛的。”
劉備斜眼瞧了瞧諸葛亮這一派安之若素的沉毅鎮定之風,不禁心中暗動,仰天哈哈一笑:“備有幸能與臥龍先生並轡笑談於十萬雄師虎視眈眈之前,亦是平生一大快事!此樂何極!此樂何極!”
他正笑之際,堤前平地之上張飛、趙雲等已率著數千精兵,與直撲過來的曹軍虎豹騎展開了背水一戰。這一場惡鬥,當真是驚天地而泣鬼神。劉軍士卒猶如稻草一樣成片成片地被曹軍虎豹騎紛紛劈倒;曹軍虎豹騎也如掙扎的犢牛一樣一塊一塊地被劉軍士卒分割圍宰。然而,無論劉軍抵抗得多麼英勇頑強,曹軍虎豹騎還是恃著駿馬之銳一丈一丈地殺近前來。
劉備的臉色雖仍是凝如鐵石、紋絲不動,鬢角卻有汗珠沁出,他緊捏著馬韁的手幾乎要硬生生將那韁繩捏斷了
諸葛亮抬眼遠眺著漢水上游的方向,彷彿永遠是那麼不疾不緩地說道:“咦,雲長和劉琦公子的水師援兵應該到了呀”
他正自說著,那劉諾已望著江上,脫口大喊了一聲:“船!船!”
隨著他的呼喊之聲,在江面濛濛的白霧之中,突然出現了戰船的輪廓,漸漸變得清晰起來。一艘、兩艘、三艘,倏地便增加到了百十艘,彷彿是從河底裡直冒上來一般。那戰船船頭飄揚的旌旗上面分明寫著大大的“關”字——果然是關羽所率的水軍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趕到了。
“軍師——是不是雲長的舟師到了?”劉備直盯著那一片片帆影,聲音都激動得有些嘶啞了。
諸葛亮臉上的喜色卻是一顯即隱,從容自若地搖著手中的鵝毛扇,徐徐言道:“不錯,確是雲長將軍及時趕到了。主公,您自此可以後顧無憂了。”
劉備轉過頭來,深深地凝視著他:“軍師,您真乃神機妙算、萬無一失之奇傑大賢也!一切時事皆不出您之所料!備能得您出山襄助,實是三生有幸!”
諸葛亮急忙謙然遜辭謝過,手中鵝毛扇一揮,當仁不讓地向守在一旁的傳令兵吩咐起來:“你等速去傳令給張將軍、趙將軍、劉封小將軍,讓他們立即收攏所有人馬,以騎兵列陣殿後,諸軍理順先後緩急之秩序,準備撤退登船!”
江上為首的一艘旗艦丟擲鐵錨,穩穩地停在了江心。船艙正門大開,船頭處走上來一個身材魁梧的紅臉大漢,左手牽著一匹赤兔寶駒,右手提著一柄青龍偃月刀,頜下美髯隨風飄拂,正凝眸向河堤這邊而來——赫然正是劉備手下第一猛將關羽。
在他身後這支船隊的後面,還有一艘接著一艘的戰船劃破重重晨霧直駛而出,船頂上白帆招展,一一寫著篆體的“劉”字——不消說,正是劉琦從夏口城派來馳援的艦隊了。
曹操在虎豹營中軍陣內遠遠望見江上的船隻,已經暗暗覺得不妙,現在看到關羽站在船頭,頓時明白了劉備的水師援兵已至。一剎那間,他的心頭浮起了一縷若隱若現的上當受騙的感覺——自己率著這八千虎豹騎一路不計代價地追殺下來,末了竟彷彿是被人在牽著鼻子亂跑,在最後關頭,劉備這個大耳賊又要巧得不能再巧地溜之大吉了。這個結果,豈不是令自己顏面大失?他急忙連下了三道絕殺令,要曹仁、曹純、夏侯淵等集結所有虎豹騎的精銳主力在最短的時間內突破劉軍的重重防線直擒劉備。然而,一切都似乎有些太遲了。這時,江上不少戰船已經駛近了岸邊和河堤,紛紛伸出木板,水卒們接二連三地跳下來,將木板一頭擱在船板上,一頭架到岸邊和河堤的空地上。劉備、諸葛亮、甘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